大淀号轻巡洋舰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从19世纪末起,创立时间很短的日本海军接连在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中取胜,这让日本人尝到了大搞军备的甜头,即便财政状况不佳,日本依然想尽办法继续加强海军建设。在无畏舰和战列巡洋舰相继出现之后,日本海军迅速跟进,不仅直接进口英国建造的金刚号战列巡洋舰,还在英国人的帮助下相继建造了3艘金刚级后续舰和扶桑级、伊势级战列舰,在技术上很快就追平了欧美老牌海军列强。

一战后的典型日本轻巡洋舰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日本又设计建造了装备410毫米主炮的长门级战列舰,该级舰使得日本海军第一次在面对欧美海军列强时拥有了火力优势。此后,不知足的日本海军又继续发展了天城级战列巡洋舰和加贺级战列舰,只不过由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的生效而没能如愿而已。

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由于发展战列舰受到严格限制,日本海军把建造的重点放到了航空母舰和重巡洋舰上,在十几年时间里,日本先后把赤城号和加贺号改装成了航空母舰,还新建了龙骧号小型航母,两艘飞龙级舰队航母和2艘翔鹤级舰队航母。同时,日本人不仅很快就完成了12艘条约型重巡洋舰的建造,还通过作弊手段建造了4艘最上级重巡洋舰,在条约失效后又建造了利根级重巡洋舰。

相对于在战列舰、航空母舰和重巡洋舰发展上取得的巨大成就,日本海军在轻巡洋舰的发展上就显得乏善可陈了,在一战之后的近20年时间里,日本只建造了十几艘轻巡洋舰,这些战舰多数排水量在5000吨左右,外观显得非常陈旧,火力也很一般。这期间日本建造的轻巡洋舰夕张号排水量甚至只有3000多吨,没比驱逐舰大多少。

这种情况的产生,一方面固然是因为日本人把大部分资源都投入在了大舰的建造上,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轻巡洋舰在日本海军中的定位。在日本海军看来,轻巡洋舰应当用来做水雷战队的旗舰,换句话说,是用来指挥驱逐舰的,在很多国家,这种军舰被称为驱逐领舰。从这个角度看,日本的轻巡洋舰虽然又小又少,但也还算够用。

大淀号轻巡洋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二战的阴云渐渐笼罩在太平洋上的时候,日本人意识到手头的轻巡洋舰也不够用了,1939年制定的丸四计划,也就是第四次舰船补充计划中,日本海军编列了6艘轻巡洋舰的计划。这6艘新舰拥有相似的舰体、装甲防护和动力系统,但却分属于两个不同的型号,第一种依然是作为水雷战队旗舰使用,计划建造4艘,这种战舰就是阿贺野级;第二种的用途则截然不同,它定位于潜水战队的旗舰,也就是潜艇部队的旗舰,这就是著名的大淀级轻巡洋舰。

潜艇部队为何需要用轻巡洋舰来做旗舰呢,这要从二战时代潜艇作战的模式说起,那个时代的潜艇水下航速很慢,水下航程更短,用来侦察搜索的传感器又很落后,在水下的感知能力不佳,很难有效发现敌人。如果采用水面航行方式,虽然航速可以提高,也可以使用雷达搜索敌人,但潜艇的隐蔽性优势就无从谈起了。为了弥补潜艇的劣势,有必要为潜艇部队配备具备强大搜索能力的战舰当旗舰,这种战舰需要拥有高航速,适当的火力和强大的通信能力,大淀级轻巡洋舰就是为这种要求量身定做的。

大淀号轻巡洋舰

大淀级轻巡洋舰原本计划建造2艘,但实际上只完成了首舰大淀号,二号舰仁淀号还没开工就被取消了建造计划。大淀号于1941年2月14日在吴港海军造船厂开工建造,该舰标准排水量8164吨,满载排水量11433吨,舰体全长1926米,标准吃水深度5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标签:

管理员
草根站长管理员

专注网站优化+网络营销,只做有思想的高价值网站,只提供有担当的营销服务!

上一篇:大安站高铁火车时刻表-
下一篇:百家湖花园(南京江宁上周(12.20-12.26)热搜小区榜,托乐嘉关注指数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