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州(丰州—呼和浩特的辽代古城)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我的母校是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呼市一中历史悠久,它的前身叫做“古丰书院”。

“古丰”就是字面意思,古代丰州;在呼市很多地方也会看到“丰州XX”,为什么在呼和浩特会用到“丰州”这个词呢?

呼和浩特市城区东边有一座辽代白塔,白塔所在地就是历史悠久的“丰州”古城。

公元1267年,契丹政权辽,在这个位置上建立了丰州这个军事重镇,后来女真人建立的金、蒙古人建立的元两个朝代相继沿用。

元朝末年,公元1359年,农民起义军与元朝军队在丰州城附近一带发生大战,丰州城内的居民纷纷逃入内地,丰州城沦为一座空城,丰州城废弃。


◎辽国重镇

丰州天德军是辽王朝西南边境地区的军事重镇,重兵屯戍以对付党项诸部,任命契丹贵族为节度使。

早在916年(神册元年)辽太祖就曾亲自率兵攻入党项诸部领地,攻入胜州(今准格尔旗十二连城),将胜州的居民迁移到黄河东岸,在唐东受降城地方另筑了一座州城,因为在原来胜州的东面,所以名叫东胜州(今托克托县托克托城大皇城)。

在东胜州的东北,另筑一座州城名叫云内州(今托克托县西白塔古城)。


◎辽朝末日

辽代末年,天祚帝耶律延禧被金兵追击,曾于1123年(保大三年)溃败到云内州南面一带暂住,所有锱重及诸王妃公主等在青冢被金军掳获,青冢即王昭君墓,在今呼和浩特市南9公里,天祚帝被迫逃至夹山(今土默特右旗万家沟)躲避。第二年(1124年),天柞帝在阴山达但部(即汪古部)的帮助下,曾一度出击云内、天德,但遭到金军击败退回。

第三年(1125年)正月间,天柞帝打算逃到党项族小斛禄部,途中遭到金军突然袭击,慌乱中徒步逃出来,第二天逃到天德(丰州)附近,天降大雪,没有御寒衣服,粮草也断缺,自己吃点炒面充饥,随从人员只能吃雪填肚,到晚上才找到一户人家投宿,渡过了难关。二月,天柞帝在夹山终于被金军将领完颜娄室所俘虏,辽亡。天祚帝在丰州附近垂死挣扎了两三年,也就成为研究辽金史的学者们关注的地方。


◎元朝废弃

元朝初年,丰州曾属于汪古部管辖。

1262年(中统三年)改属于西京路宣慰司。

1282年(至元十九年)撤销西京路宣慰司,并入河东山西道宣慰司。

1288年(至元二十五年)改西京为大同路,将丰州划归大同路管辖。

元代末年,农民起义军红巾军关先生北上,1359年(至正十九年)元将字罗帖木儿与关先生大战于丰州城附近一带,在战乱中丰州城内的汉族居民纷纷逃入内地,丰州城便沦为一座空城。

丰州城自建城至废弃,大约经历了四百五十年之久。


◎古城池结构

自东、南、西三面城门和北墙中部起,各有一条大街通至城中央,将全城划分为4个坊区,分别名为东北坊、东南坊、西南坊和西北坊。丰州天德军为节度使州,属于上等州城,完全按照唐代中等城市的制度来设计施工的,全城面积相等于唐代的4个坊,城内成为十字大街,按照方位分别名为东街、南街、西街、北街。官署、市肆、作坊、庙宇和民居都分散在各个坊内。闻名于此的万部华严经塔即建在城内西北坊中。


◎万部华严经塔

丰州城址内西北,矗立着一座佛塔,名为万部华严经塔,通称做白塔。

白塔是一座八角七层的楼阁式砖塔,高约45米。塔内有双重梯道,游人可从梯道攀登至顶层,眺望附近秀丽的山川景色。近年经过修缮,焕然一新。辽代兴建佛塔时,塔前为一座大型佛寺,寺名失传。金元时代寺名为宣教寺,不一定就是辽代寺名。辽金时代的丰州城,是边境地带的军事重镇,到塔上拜谒和游览的人还不会太多。

元代的丰州城,是南北与东西交通的交汇点,各民族各阶层人士路过这里的很多,万部华严经塔是丰州城内的一大名胜,到塔上拜谒和游览的人众增多,不仅有本城的居民,而且有大量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人民。

在修缮过程中,清扫塔内风沙积土内发现了一张元朝初年的纸币,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纸币之一,也说明了自元代以来塔上就未曾清扫干净过。塔内第一层墙壁上镶嵌有金代修缮此塔时的捐资碑,原应有8块,现存有6块,已缺失记事和记年部分,仅存有地名、职官和人名。金元明各代游人在塔内壁上的墨书题记甚多,时代最早的是金代,数量最多的是元代,文字最长的是明代;题记使用汉文、契丹小字、西夏文、畏吾体蒙古文、八思巴字、藏文和古叙利亚文等多种民族文字,内容非常丰富,是研究社会历史的不可多见的资料。

塔上明代题记中记录了当时已将废弃的丰州城一带称为丰州滩,明王朝的官兵来到了这里,慕名游览了万部华严经塔,可见当时白塔的盛名依然不衰。清代以来,来呼和浩特地区的各族人士,有不少人曾登塔游览并题记留念。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标签:

管理员
草根站长管理员

专注网站优化+网络营销,只做有思想的高价值网站,只提供有担当的营销服务!

上一篇:奇米亚洲(11月04,011奥伦堡失射手,博乌拉尔胜。)
下一篇:东北财大(对比天津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录取分数线及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