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给成都购房者推荐一个,目前最具有稳定潜力的城区。
抛开利益,抛开立场,只单纯做楼市分析,我会推荐成华区!
风险最小,收益可能性最大!
成华区是唯一能满足在自住便利基础上,位置好有较大发展打造空间,同时价格相比其他核心城区还不算太贵,并且在未来有较多利好的城区。
其实两年多以前我便坚定看好成华区的潜力,也多次给购房者分析过成华区的潜力。
虽然两年很短,但当时成华区的楼市地位远不如现在,特别是在认可度上面。
那个时候成华区不被大众购房者看好,甚至我的观点被大量质疑。
可仅仅两年时间,成华区逆风翻盘,在不被看好中快速崛起!
杉板桥板块一跃成为主城的一大门面,不少楼盘房价破三万,租金更是节节攀升。
中环沿线的二八、东客站、崔家店坐稳成都楼市热门板块,出了不少如“华建锦院”、“保利中环广场”这类价格不算便宜,但依然能成为抢手热门的楼盘。
除此以外三环外的北湖、龙潭寺、动物园更是跃跃欲试,北湖全新调规,规划了未来公园社区,已经开始启动打造。龙潭寺龙港钢材城拆迁,腾出了大片空地。动物园加快让地和发展速度。都已经有了大干一场的趋势,发展起来也只是时间问题。
相对成熟没有那么多空地的板块,如万象城、建设路等也随着成华区的发展和认可度提升在不断强化。
成华区肯定不是成都最强的城区,但的的确确做到了最近两年发展最快的城区。
但我今天要说的是,成华区的崛起才刚刚开始,如今的成华区是刚好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
一、天时
主城区从平稳发展阶段,进入到快速提升阶段,核心地位正在强化。
近两年成都改变了“摊大饼”的发展模式,城市开发建设方式从粗放型外延式发展转向集约型内涵式发展。
放弃“摊大饼”,是因为成都未来的发展大方向是成渝建设,成都要带动周边城市发展,形成以成都为中心,德眉资为支撑的都市圈,而不是一味地扩张吸血发展新区。
所以在最新一轮的定位中,5+1区成为的成都最核心的城区,给予了更高的定位和发展目标。
肉眼可见从以前新区大力发展,到如今主城新一轮加速。
未来主城发展加速,是大家必须要认清的趋势。
而成华区无疑是这轮加速最大的赢家,文章最后我贴了成都今年发的建设机会清单,其中成华区最近几年的项目最多,占比最大。
同时最新的成都地铁五期建设规划初步方案,主要是在主城加密。
虽然还没有批复,后期会有部分线路被砍,但即使砍掉部分线路,目前作为地铁最为密集的主城区,规划的地铁线路依然是最多的。
其中线路最多的还是成华区!
二、地利
成都面临最尴尬的局面是,位置好的地方没打造空间,有打造空间的地方位置又不好。
成都人口和城区环形分布,五城区作为人口和城区分布的最中心,从位置的角度而言是成都最核心的位置。
主城区,配套强,产业多,但由于成熟度高,大量老旧建筑和落后的规划,使得城市界面差,舒适度低,可开发用地有限,很难打造出有一定规模的全新界面的区域。
所以主城区谁更有条件打造出全新界面,谁就能在未来的发展中脱颖而出!
而早期成都规划,成华区作为传统老工业区,集中了一批大工业企业,大量老旧厂房和滞后的配套,被扣上“东穷”的帽子,长期处在成都购房者鄙视链的低端。
但恰恰是成华区滞后的发展,大量位置好的空地没有开发,加上老仓库、旧工厂多,而这些地方又较为容易拆迁改造。
这就让成华区成为了主城区里面,空地最多,最有条件打造出全新界面的城区,这是其他城区没有的优势。
足够的打造空间,也是未来成华区最大的底气!
第三、人和
成华区对比其他核心城区,本身价格还不算贵,同时短板在补齐,所以购房者的认可度在快速提升。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除了教育以外,五城区由于集中在绕城以内,配合上一、二、三环路和高密度地铁搭建的交通网,要获取其他资源,并不困难。
成华区在购房者看来最大的短板是教育,教育不同于商业,医疗和交通配套,教育需要时间去沉淀。
成华区发展起步晚,就需要做更多的努力才能补齐短板。
所以成华区这近几年围绕建设“教育强区”的发展目标,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并提出到2025年成华区教育综合实力将迈入“中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的行列。
说一个目前很多人不认可,但的确是事实的事情。
近两年成华区的教育实力提升非常快,不少学校成绩异常亮眼,但由于近两年成绩和排名不能公布宣传,让很多人没机会去了解,绝大多数人依然用以前的眼光看成华,认为成华区教育不行。
目前成华区的教育实力并不差,只是大家还没有反应过来而已。
发展新阶段的利好是天时、位置好空地多是地利,补齐短板获取认可度是人和。
不小的发展空间+不错的配套+不高的价格
这也是我们评估认为成华区风险最小,收益可能性最大的核心原因。
不过成华区并非没有短板!
成华区最大也是目前没办法解决的问题便是铁路带来的影响,城区内大量的铁路切割区域,影响了舒适度和板块联动发展。
但即使如此也并不能影响起码在未来几年成华区的稳定潜力。
而从潜力角度来说,成华区的中环沿线和三环沿线,会是未来的核心爆发点。
1、预算充足的购房者,中环沿线附近的新房可以作为重点考虑。
像杉板桥、二八、东客站、崔家店,甚至包括稍微弱一点的驷马桥,最近几年都会快速崛起。
整个成都三环内,还拥有大量可开发用地的区域只有成华区,而这些地刚好又集中在中环沿线。
目前这些区域正迎来集中打造的阶段,未来无论是区域界面的颜值,还是配套表现,都会快速优化,这些优化以及集中的快速打造也将会把中环沿线的热度和认可度不断推高。
特别是杉板桥,以它的位置和目前的呈现度而言,未来会是成都综合表现最亮眼的板块之一。
2、预算不高的购房者,三环沿线的北湖和龙潭寺、动物园未来的发展动力也非常足。
可能短期成华区主要打造会是中环沿线,但只要稍微成型,三环沿线的北湖和龙潭寺、动物园就会迎来春天。
目前三个区域不高的买入成本和长期较好的发展动力,非常吸引人。
其中特别是几乎全新打造的北湖片区,长期的表现会相当亮眼,依靠北湖和大熊猫ip,北湖板块有更优质的环境和更多的资源倾斜,也意味着有无限的可能和更高的上限。
(成都购房者,建议去看看微信公众号“不鱼说房”的历史文章,有具体成都区域选择排序分析,还有很多数据和规划,对购房者还是很有帮助,)
文章结束,说一些题外话:
这两年因为我看好成华区,经常会有人扭曲抹黑,说我是收了成华区开发商钱,说我是重仓买了成华,甚至说我是成华区卖房的中介。
不鱼很早之前就说过,我的文章没有立场,只是基于事实通过我自身的判断去分析大概率事件,不一定正确,但一定是有理有据。
我只是尽可能地希望给购房者帮助,因为对于购房者而言,想要获得相对准确的楼市信息太难了。
但楼市涉及的利益太多了,即使我是基于事实做分析,但也一定会有人反对。
因为我分析一个城区未来具备潜力,其他城区的利益相关人群就会不满,我说一个城区楼市会有风险,那这个城区的利益相关人群就会不满。
反对的人总觉得,我是因为维护自己的立场去写文章,却不会去考虑我说的是否就是事实!
如果一直迎合大众市场,所有人都不得罪,我可以吸引到大量流量,获得更多粉丝,但我分析还有什么意义?
好在时间会给出答案。
不是吗?
最后是成华区的建设机会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