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涛(创作谈 | 到处云山是我师——大型山水画《巍巍太行》创作散记)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巍巍太行 193×1000cm 水墨纸本


到处云山是我师

——大型山水画《巍巍太行》创作散记

文/娄鸿泰

中国山水画历史悠久,从魏晋南北到隋唐以后逐渐独立和成熟。近现代以来,随着时代发展变迁、社会环境变化,逐渐形成了以傅抱石、李可染、石鲁、钱松岩等大师为代表的“新山水画”,他们以传统笔墨思想为根基,敢于打破成规,更加注重写生和表现时代主题,激励一代代后学成为“新山水画”的传承者和实践者。我当兵就在河南辉县,太行山把最壮美的一段留在这里,成就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雄浑厚重、宏伟壮阔的太行山,使我不断激发出表现太行的强烈渴望,也为我近年来的山水画创作带来无尽的恩泽和滋养。


△娄鸿泰在《巍巍太行》创作中


今年十月,我再次接到为驻豫某部大礼堂创作巨幅山水画《巍巍太行》的任务,我当即确定以群峰逶迤、飞瀑跌宕、劲松映衬下的南太行作为创作主题,来象征人民军队威武雄壮的精神风貌和坚如磐石的英雄气概。

根据任务要求,这幅画的长度要达到10米,高度控制在2米以内。著名收藏家、腾华建设董事长刘文成先生知道此事后,当即送来两张丈六的红星宣纸,并专门陪我到昱林堂装裱店将两张宣纸横向对接在一起,整个尺寸10X1.93米,刚好符合创作需要。


△娄鸿泰在创作中


创作场地是我们春涛文化传媒的一间教室,因为不够长, 10米的宣纸无法完全铺开,只能前后卷着来画。这个地方的好处是:和我家同在一个小区,而且由于疫情的原因,无人打扰,非常安静。

画之前,我根据酝酿多时的腹稿,确定了画面布局的十六字原则:有主有次、纵横参差、近浓远淡、虚实相生。以朱砂为主色调,为整幅画奠定了“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基本创作思路。


△创作中的《巍巍太行》(局部)


正式创作是在一个秋高气爽的下午开始的。所谓“大胆落墨,小心收拾”,在创造矛盾中解决矛盾,尽量将用笔的松紧提按、轻重徐疾等技巧与心中所思统一在一个节奏,做到心手如一,笔到意达。层峦丘壑、飞瀑松云渐次生发于宣纸之上。这也是创作中最需要全神贯注的关键一环。

着色时,我反复审视画面,对其中的“黑、白、灰”三者关系进一步做调整,在朱砂的主色调中,为松树和山石暗处辅以淡花青,其他杂树适当岔开颜色,使整个画面更加明快响亮、层次分明。


△娄鸿泰在对《巍巍太行》做最后的整体调整


民进新乡书画院耿爱民院长热情邀请我到画院的大画室内做最后的整体调整。画室内有足够大的画墙可以将整幅画完全展开,给最后的调整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使这幅大型山水画《巍巍太行》最终得以顺利完成。


△创作完成后,娄鸿泰(右二)与耿爱民院长(右一)、画家石成(左一)、战友朱红卫(左二)在画前合影。


创作总是不完美的,不少师友、同道也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赵孟頫说“到处云山是我师”,石涛说“搜集奇峰打草稿”、“笔墨当随时代”。在这倡导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新时代,我将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热情创作出更好的作品来服务于人民,服务于伟大的新时代!


《巍巍太行》全图

(请横屏观赏)



向支持和关注本次创作的首长、领导和亲友们

致以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标签:

管理员
草根站长管理员

专注网站优化+网络营销,只做有思想的高价值网站,只提供有担当的营销服务!

上一篇:鲁贝尔(40个被世界遗忘的废墟之地,时间仿佛在这里静止…)
下一篇:厦门鼓浪屿图片(厦门鼓浪屿:既是世界遗产地,也是红色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