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海参崴见到的美丽草原
到了海参崴,就把口音改——这是儿时常听父亲说的一句话。父亲说,海参崴是咱们中国的,当年中国人自由来往,那地方可美了,但现在不是咱们的了,被老毛子占领了,谁也去不了。父亲说完,常常是无限惋惜的样子。我暗暗下决心,有机会一定去那里看看咱们曾经的美丽国土。
机会终于来了。从边城珲春的国际客运站乘中国大巴出发,直奔长岭子口岸。中国海关办事麻利,半小时左右整个旅行团顺利通过。
开车了,没走多远导游指着地上的白线说,过了这道线就进入俄国了,你自己想回来是不行的,必须盖上一个俄国海关的戳。俄国海关的办事效率低,你们要有精神准备——入关时间一般要三个小时。可不是,只是几台旅游大巴,从上午10点多一直到下午1点多,足足三个小时。大巴停在树下,长时间呆在车中,不能下车,很是憋闷。枯燥单调中向车窗外看去,看到了吐着浓绿的东北家乡常见的树种:蓊蓊郁郁生命力顽强的柞树,木质洁白细密可以用于刻匾的珍稀树种紫椴,还有红松,黄波萝……这些原本生长在我中华国土上的美丽植物已客居异国了。
漫长的等待期间,有戴着俄式大檐帽高鼻深目的俄国海关工作人员上车检查。他们的到来让沉闷变得生动,人们好奇地观看这些应该远在欧洲然而竟然与我们为邻的白人。他们上车来查看护照、核对数目。海关人员下车后,我们都觉得快要过关了,喜悦在每个人的脸上浮现。可是旅游大巴像生了根一样,没有启动的意思。在盼望中来了一位俄国海关人员上了车从前面走到后面,再走回到前面下车离去。大家就问导游什么时候开车,导游说耐心等待。这样的海关人员先后上来五人,我实在弄不清楚他们在检查什么,这是俄国海关工作态度认真呢,还是工作效率低下呢?为什么要五人分别上车查看核对?这要浪费多少时间啊!后来知道在绥芬河去俄国也是如此速度过关,也许人家这样工作就是常态。
大家问导游,速度这样慢不怕影响客源吗?导游说,人家根本不欢迎中国人去海参崴,这个旅游项目是吉林省提出来的。俄方回应说去海参崴可以,但没有公路,如果你们感兴趣的话请把公路修上,于是吉林省给人家免费修了一条公路。俄罗斯在旅游开发方面做得很差,当地几乎没有什么特产,游客去了一趟只能买回来套娃、望远镜、虎骨酒一类的东西,套娃很多还是在中国加工的——中国人去海参崴消费不多,与去欧洲一些国家购买手表、西服、皮带、化妆品等消费额相去甚远,所以人家不感兴趣。后来在海参葳金角湾的游船上看到解说员的表现也证明俄国的旅游工作做得太差——一个女解说员在一个小时的航行中不知疲倦地解说着,可是整个游船几乎都是中国人谁能听懂呢?游人除了看海就是给海鸥投面包,可怜那个解说员在作无用功。在当今中国游客激增的情况下,为什么不安排一个会汉语的人呢?她可以双语解说,既让俄国游客满意也照顾了中国人。
导游说,为了开通这条旅游专线,中国除了修公路外还给俄方修建了海关办公的场所——一个简易的大房子。俄国人自己修建了一个正式的海关办公楼,可是修了六年还没有修成。我看到了那个建筑,风吹雨打,现在成了烂尾工程,不知猴年马月能启用新大楼。路边有输电线杆,感觉非常不协调,又细又旧,有点像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农村办电时用的那种杆子,有的已断裂,用几根木杆支撑着。
我们终于进入了中国人修的简易的海关办公场所,那地方很像一个大仓库。我曾经走了一些国家,这样的海关可以说是蝎子粑粑——毒(独)一份儿,感觉这就是临时办公地点,可人家已经心满意足地用了不少年了。
三个小时过去,我们结束了漫长的等待,大巴向小城克拉斯基诺奔去。
从珲春到海参崴180公里的旅途中,都是森林与草原。由柞树、椴树、桦树等中国东北的树种为主体的林海一直绿到天边。森林中偶有河水流出,很是清澈。公路旁时而有提醒司机注意野鹿出没的牌子,这密林中一定是有许多野兽的。除了原始森林,更让人心旷神怡的是大片的草原,各种野草肆意生长,各种野花随风摇曳,它们组成了一幅幅精美绝伦的画面:山脚下是广阔的原野,河流从中穿过,原野上生长着绿色的植物,很像庄稼,走近了看原来是绿草。
这大好河山,这美丽的图画,没有护照与签证是没资格欣赏的。
地广人稀,180公里的旅途,极少看到村落,小镇更少见,星星点点的房屋掩映在绿树丛中,给人一种世外桃源的感觉。公路上的汽车也几乎看不到。这肥沃的原野在那里闲置。
导游说,俄罗斯现在经济很不景气,很多企业破产了,比如汽车制造业,俄国没有自己的品牌了。俄国的汽车都是进口的,专买二手车,便宜。大街上跑的主要是日本车、韩国车,所以车况差。一会咱们就看到俄国大巴了,俄国的大巴都是进口二手车,可以分为两种:一是破车,二是大破车。说得游客哈哈大笑。导游接着说,俄罗斯人不愿意干活,现在石油也不景气,他们有土地自己不种,让中国人来种。他们有的是资源,现在俄国人主要是出卖原料,比如木材,这无边无际的林海可以长期地卖下去,但原木出口价格便宜,后来普京规定原木不能直接出口,必须经过加工,这样既提高了价格,又解决了许多人的就业问题。
一个小时后到了我们到了小城克拉斯基诺。小城不大,依山傍水,很是宁静。楼房建筑样式很像中国,有一栋栋的住宅楼,很破旧,不像中国楼房外部做了保暖用了涂料非常鲜亮。城里跑的汽车正像导游说的那样,都是日韩二手车,左舵轮右舵轮都有。
吃过饭,上车出发。换车了,司机是俄国人,车是日本的,还算说得过去。路窄,有的地方破损严重,司机要时常躲避路上的坑,速度起不来,两个半小时后终于来到了魂牵梦萦的海参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