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斗乡((新华全媒头条)老人与山)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新华社昆明4月11日电题:老人与山

新华社记者李银、吉哲鹏、字强

994%的土地石漠化,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畴县是全国石漠化程度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一个被专家称为“失去生存条件”的地方。

“山大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只见石头不见土,玉米种在石窝窝……”面对恶劣自然环境和落后产业基础,一代又一代“石漠愚公”战山斗山,撼人心魄。他们认为苦熬不如苦干,用10余年时间修通进村路的“最后一公里”;他们坚守初心,数十年如一日在石头缝里刨地,种出群众的“致富果”;他们不屈服于命运,坚持不懈地向石漠化宣战……

刘超仁、程敦儒、李华明……一个个身影屹立在青山绿水间,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继续书写不服老、不怕难的石漠传奇。

(小标题)“我与青山共白首”

春天里,走进西畴县兴街镇江龙村,村头村尾的柑橘树郁郁葱葱,山坡上的树木连片成林。在橘园边,家家都是楼房,户户都有凉亭,有的农户还修建了游泳池。

很难想象,这里曾是西畴县“春种一大片,秋收一小箩”的贫困村之一。2003年,退休教师刘超仁带领村民植树造林、种植柑橘。为了更好发挥引领带头作用,他于2004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他的带领下,江龙村逐步变成生态村、文明村、富裕村。2019年12月,刘超仁荣获“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微风吹来,村庄里弥漫着橘子花的幽香。“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全村种了1100多亩橘子,还有10多户村民在外租地2000多亩,去年村民人均收入达2万多元。”刘超仁老人一脸喜悦。

面对山大石头多、人多耕地少、水土流失严重的困境,西畴县干部群众苦干实干,发扬“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艰苦奋斗精神,于2019年顺利实现全县脱贫摘帽。

如今,行走在西畴的村村寨寨,记者看到道路宽阔平坦,新房错落有致,田野一片绿浪;听到一个个和刘超仁一样的奋斗故事。

“全国三八红旗手”、蚌谷乡海子坝村村民小组原组长谢成芬确诊乳腺癌后,依然带领群众治理被称为“地球癌症”的石漠化,让村里路通了、电通了、核桃挂果了。如今,她在“西畴精神”展览馆里工作,现身说法讲述治理石漠化的故事。

在西洒镇的山谷里,600多亩苦参正待收获。多年来,“云南省道德模范”、老党员程敦儒在石头缝里刨地,带领群众种植三七、苦参、重楼等中药材,每天在基地里务工的群众有100多人,每年光支付工人的工资就达100多万元。特别是近几年疫情期间外出务工不便,两个药材基地解决了很多群众的收入问题。

在程敦儒等人带动下,截至2021年西畴县发展蔬菜种植75万亩、果树种植49%。展望未来,人们苦干、巧干、创新干,石漠上的乡村振兴之花将越开越艳。(完)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标签:

管理员
草根站长管理员

专注网站优化+网络营销,只做有思想的高价值网站,只提供有担当的营销服务!

上一篇:汕头龙湖(汕头龙湖:能力“大练兵”作风“再提升”)
下一篇:深圳海钓网(多人结伴海钓遇险已致2死1失联,遇难者之一系深圳钓鱼协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