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市人民政府 县区概况 岷县岷州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岷县


发布时间:2022-05-11 10:50 字号:[ 大 中 小 ] 视力保护色:


  

一、基本情况

岷县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西秦岭交汇地带,位于甘肃省定西市南部,距省会兰州303公里。国道212线纵贯南北,国道316线横贯东西,“兰渝”铁路和正在建设的“兰海”高速、凤合高速途经县境,自古就是“西控青海、南通巴蜀、东去三秦”的交通要道。全县总流域面积3578平方公里,耕地119万亩,人均27%。辖15镇3乡、359个村、12个社区,户籍人口4952万人,其中回、藏等5个少数民族21℃,年平均降水量650毫米左右,年无霜期90—120天,平均海拔27517小时。受大陆性气团、副热带暖湿气团的交替影响和地形对大气抬升的作用,容易形成极端天气,冰雹、暴雨、霜冻等自然灾害多发频发,防灾减灾任务繁重。

地质条件特殊。岷县处于中国南北地震带北带的兰州到天水带,是全国地震十度烈度区的11个县之一,境内地形复杂多样,生态环境脆弱。加之受“5·12”汶川地震、“7·22”岷县地震影响,地表岩土破碎,一遇强降雨,容易引发山洪、泥石流等灾害,“十年九灾”,灾贫叠加。

文化历史悠久。远在原始社会母系氏族繁荣时期,先民们就在洮河两岸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史前文化。秦统一六国前建县制,北朝西魏大统十年(公元544年)始置岷州,民国二年(1913年)改为岷县。解放前为国民政府甘肃省第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地。1949年9月岷县和平解放,初设岷县专区,辖岷县、陇西、渭源、漳县、会川、临潭和卓尼设治局6县1局;1950年撤销岷县专区,岷县划归武都专区(1952年甘南州成立时,将岷县所辖的腊子口划归迭部县);1958年3月,岷县划归天水专区;1958年12月,岷县划归定西专区(1961年12月恢复宕昌县建制,岷县所辖的哈达铺划归宕昌县);1962年1月,岷县划归临洮专区;1963年10月,岷县划归武都专区;1985年划归定西地区。岷县是一片红色的热土,1935年、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长征突破“天险腊子口”先后两次到达岷县,二、四方面军在岷县休整57天,并在十里镇三十里铺村召开了中共中央西北局岷州会议,成立了甘肃省第一个苏维埃政府和甘肃省工委,当年有3000名岷县儿女参加红军,400万斤粮食资助红军,素有“红军长征途中的加油站”的美誉。

文化底蕴厚重。岷县是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寺洼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自古就是羌、藏、回、汉等多民族杂居区,源远流长的历史和多民族长期共存的现实孕育了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洮岷花儿、洮砚加工制作技艺、巴当舞、青苗会先后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洮岷花儿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誉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的洮砚产自岷县,其中赠送香港特区政府的“九九归一”砚、献给建国50周年的“中华民族大团结”砚、献给建党80周年的“东方醒狮”砚以及献给建国60周年的“辉煌”砚等洮砚名扬海内外。

二、资源秉赋

(一)红色资源。岷县是我省重要的红色旅游地之一,是红军万里长征的“加油站”,也是北上的启航点。1935年至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两次经过岷县,历时62天,组建维护苏维埃政权34个。3000多名岷州儿女参加了红军,血洒河西走廊。红军在这里制定了《洮岷西固战役计划》,发起了二郎山战斗,召开了“鹿园里会议”“岷州会议”,团结了革命力量,诞生了七律长征和第一部《回民地区守则》。现有重要红色遗址“毛泽东漩涡村居住旧址”“毛泽东绿叶村居住旧址”“岷州会议旧址”“红四方面军总医院”“红四方面军大学”“张明远将军故居”“甘肃省苏维埃政府旧址”“二郎山战斗遗址”等21处。“中共中央西北局岷州会议纪念馆”被确定为甘肃省国防教育基地、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列入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30条精品路线,2021年新甘肃十大必去景区。

(二)生态资源。岷县自然生态景观丰富优美,狼渡草原、二郎山森林公园、双燕生态旅游景区等俱是风景秀美,山清水秀,皆为避暑纳凉的好去处。狼渡草原景区更被甘肃新媒体集团评为“希望的田野-2021新甘肃十大必去新生景区之一”,目前正在创建国家级AAAA级景区。

(三)矿产资源。岷县位于西秦岭成矿带,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发展矿产工业独显优势,有金、锑、铅锌、花岗岩、石灰岩、红柱石等金属、非金属矿产25种,形成了马坞、锁龙、禾驮、多纳和鹿儿坝五大矿区,其中位于禾驮乡的寨上矿点已探明黄金储量108吨,为甘肃目前已探明的第二个特大型金矿。闾井花岗岩储量1256万千瓦,年发电量283 亿m3,为黄河一级支流。流域内地势坦荡,切割较小,河谷宽浅多弯道,两岸植被良好,水源涵养能力强,河流水量增加快,含沙量增加不快,水力资源丰富。

三、特色产业

(一)道地中药材产业。岷县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气候资源和多样性生态环境,与中药材生物学特征非常吻合,适宜多种道地、优势地产中药材的生长发育,更为发展中药材产业提供了先决条件,境内盛产当归、红芪、黄芪、党参等中药材238种,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60万亩以上,其中当归31万亩,黄芪18万亩,党参11万亩;产量15万吨,其中当归产量7万吨、黄芪55万吨;市值达52亿元。岷县当归产量约占全国总量的80%左右、占全国出口量的90%以上。目前已形成以中药材商品、中药饮片、食用药片、中药提取物、化妆品及保健食品为主的产品格局。“岷县当归”先后获得了21项殊荣,形成了一系列区域公用品牌名片和荣誉。1964年12月,周恩来总理为“岷归”题词,“发扬祖国医药遗产,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1979年12月,时任国务院总理华国峰颁发国务院嘉奖令,“岷县药材公司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成绩优异,特予嘉奖”。岷县当归先后获得原产地标记认证和中国驰名商标,被原农业部认定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原国家质检总局认定为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入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告精准扶贫及国家重大工程公益传播项目。当归种植系统被原农业部授予“中国农业重要文化遗产”。岷县先后被评为“中国当归之乡”“国家当归栽培综合标准化示范区”“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全国农业标准化当归示范县”“道地药材保护与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当归)质量安全示范区”“全国当归种植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岷县当归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二)优质牧草产业。岷县围绕“做大草产业”和“提质增效”两个重点目标,通过项目建设扶持培育适度规模的企业(合作社)加速草畜转化步伐,促进种养加销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增值,全力推动优质牧草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县种植岷县猫尾草10万亩,建设牧草种子基地15500亩,草产量6万吨,总产值464万头只,其中:牛88万只,猪132万只。2021年8月25日《中共岷县委员会、岷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快全县畜牧业发展的决定》等一系列政策文件。

(四)特色食品产业。岷县在传统食品加工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特色食品加工,建设了“特色食品产业园”,引导和支持现有食品企业出城入园。目前,全县有特色食品加工企业27家,个体工商户55家,主要产品有:岷县酥皮点心、野草莓罐头、野草莓酒、香辣酱、燕麦珍子、干炒蚕豆、蜂蜜、当归醋等多种特色产品,年加工产值达7000多万元。尤其岷县酥皮点心、野草莓罐头、蕨麻猪肉、黑裘皮羊、高原牦牛肉等极具地方特色的小吃更是久负盛名。

(五)电子商务产业产。岷县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目前已建成县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1个、乡级服务站18个、村级服务点306个,行政村站点覆盖率达85%以上,186个贫困村实现了全覆盖;维修改造1200平米的县级物流分拨中心1个、建成乡邮政所18个、村邮站359个,现有快递物流公司17家,建成各类信息网络基站765个,全县固定宽带用户达到81万吨,黄芪运输量14万吨,其他药材运输量0content.end-->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标签:

管理员
草根站长管理员

专注网站优化+网络营销,只做有思想的高价值网站,只提供有担当的营销服务!

上一篇:古盐田·白鹭湾 在售中 单价约11000元/㎡|古盐田·白鹭湾_
下一篇:城巴(关于城巴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