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临沂涑河实验学校开展“悦读园-教师读写共同体”一月份活动总结
临沂涑河实验学校开展“悦读园-教师读写共同体”一月份活动总结
鲁网1月31日讯 新年享馨香,伴书悦满房。近日, 临沂涑河实验学校开展“悦读园—教师读写共同体”一月份活动总结。本月悦读园全体成员共同阅读管建刚老师的《一线带班》,以实际经验带领老师们优化一线教学。
教师利用寒假时间进行《一线带班》全书阅读,教师们乐迎新春启,手捧书籍香,居家开展个人阅读活动,书中的工作经历与老师们的经验相互碰撞,在学习与反思中,老师们进一步优化自己的教学方式与教育机制。
2023年1月28日,临沂涑河实验学校分校区举行线上读书分享,伴随冬日新春,成员们于线上相会,分享心得,碰撞思绪。
刘芮彤认为,教育是一种等待的艺术,需要有滴水穿石的耐心。莫疑归无去处,静待花开总有时。在一线带班中,要始终相信学生拥有无限的创造力,只是需要去发现与等待。
房琦认为,奋斗的征程上,知识的彩虹镶嵌苍穹,折射出耀眼的斑斓,平添向上的力量与创新的鸿篇。要将“守旧”与创新的结合,不断优化,探究自己的一线带班方式。
董上赫认为,带着思想阅读,让生命领略精彩,让课堂创生智慧。在阅读中真正去学习一位名师的教学方法,如同一本秘籍,打通新教师的“任督二脉”,在初入一线之际,把握秘籍,提升能力。
刘振伟认为, 只有用创造的态度去对待工作的人,才能在完整意义上懂得工作的意义和享受工作的快乐,而这个灵感就要来源于读书。
诸葛运红认为,无论是作业、常规课、家长,还是阅读、复习、考试,都处处用心,事无巨细,处处务实,处处彰显教育的智慧。带班不是“一见钟情”,而是“长相厮守”。
马钰晴认为,常态课是学生们真实的写照,常态课也是一位老师最真实的一面。常态课,不需要有很多花样,只要稳扎稳打,把每一步都走踏实了就好。
王楠认为,要想以身作则成为学而不厌的老师,那么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就不可以忽略细节,不能沉于埋怨,要感悟小细节中的大智慧。
钱春慧认为,教师要公正,要充分利用“掌舵人”身份,发挥家长的潜在力量,逐渐形成教育合力。
卢世婧认为,教育需要智慧,需要用心,需要严有法度,也需要严爱结合。孩子对老师的接纳、家长对老师的认可,也是老师人格魅力的体现。
王敬敬认为,“你说出的话将会改变你的人生”,在日常的与同事、与家长、与学生沟通可以是正向、激励和赞扬,减少负面、沮丧、抱怨的沟通,要特别避免批判、指责、暴力意味的沟通。
田静认为,办法总比困难多,遇到问题去想办法,而且想的办法还能让学生喜爱接收,问题自然迎刃而解。向优秀的教师学习,是让自己成为有想法的好教师的便利途径。
陈淼淼表示:“要向一颗微不足道的小星学习,可以微弱,但要有光。班主任工作是一门充满智慧的艺术,这门艺术需要我们的真心付出,需要我们的无私奉献。希望每位教育工作者都能成为那一道光。”
戴圣娟认为,每一个孩子对每一个家长来说都是亮点,都是希望,都是未来。做为一名老师,要严格要求学生,以促进学生的成长和进步;同时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这也是对自己的保护。
王晗表示:“不只是我,每个一线教师,无日不做着大量的琐碎事,它吞噬着一线教师鲜活的生命,它最不该被视而不见。”
读书读的不止是故事,更是人,是书中人,更是说书人。临沂涑河实验学校教师们表示,将继续以书为缘,与一个个彩色的灵魂相识相知。一起谈古论今,一起闲情赋诗,一起畅游书海,与书相伴!(通讯员 刘方静)
来源::36 鲁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