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汉一家板材厂工作的这个男人叫熊猛,从河北的炮兵班退伍已有十七年,他的脸上早已看不出当年的英姿。谁也猜不到,他的身上还肩负着本不属于他的重担。(图为简嘉成舅舅熊猛在板材厂打工)
今年37岁的熊猛来自湖北云梦县,十七年前曾在河北某炮兵班服役。平日里,熊猛与姐姐熊琴关系很好,待外甥简嘉成也很亲。去年11月,嘉成突然多汗、发烧、体重骤降,孩子身体的异常让熊琴觉得不安。于是,熊琴把孩子带到当地医院检查,医生怀疑是血液病。熊琴慌了,立即带着孩子去了武汉协和医院,嘉成被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图为熊猛当兵时在炮兵班做测报员)
拿到诊断报告的时候,熊琴感到天要塌了,原本活蹦乱跳的孩子为什么会得这样的重病?而得知嘉成生病的熊猛也是心急如焚,拿出了自己仅有的十万元积蓄交给熊琴,让姐姐好好带孩子治病。(图为熊琴为嘉成测量血压)
12月,嘉成根据医生的安排开始了化疗的疗程。才9岁的嘉成就要经历呕吐、高烧、脱发等等各种严重的不良反应,还要做骨髓穿刺检查,忍受大人都无法承受的伤痛。又粗又长的穿刺针扎在嘉成身上,就像扎在熊琴心里一样。(图为嘉成的药盒)
今年年初的几次化疗之后,嘉成的病情仍旧时好时坏,癌细胞没有得到控制,医生建议做造血干细胞移植,但移植押金就要三十多万。当时孩子的治疗费已经60万了,该如何拿出这救命的钱呢?(图为熊琴和医生讨论孩子治疗方案)
熊琴的丈夫简强在建材城打工,一个月三千多的工资完全无法支撑巨额的治疗费。两人商量后,决定把辛苦打拼来的房子卖了:“孩子的命重要,再多钱也要治。”几经周折,今年4月,他们的房子卖了23万,加上借款终于凑齐了押金。(图为熊琴陪嘉成一起看书)
卖了房的熊琴和简强无家可归,准备出去租房子住。熊猛得知后,接姐姐一家住到了他的家里。“我还没成家,我家就是姐姐的家,嘉成就是我的孩子。”熊猛的一番话,让熊琴热泪盈眶。危难的时候,家才是最温馨的港湾,家人就是最坚强的后盾。(图为熊琴和弟弟熊猛通电话)
然而,嘉成的移植之路并不顺利。8月17日,嘉成移植后一直有感染。抗感染的药物已经用了最高效的,都是自费的进口药,相当昂贵。孩子治疗至今的费用已达百万,借债三十多万,医生说后续治疗至少还要三十万,这让熊琴有点力不从心。“姐你放心,钱我来想办法,你安心照顾孩子。”熊猛的话又一次成了熊琴的定心丸。(图为熊琴坐在病房外为治疗费犯愁)
其实熊猛的收入并不高,在板材厂打工的月工资只有三千多,在当地还算能糊口。自从嘉成生病后,他分外努力,加班加点。他想着自己多搬一块板材,嘉成就能多吃一粒药。(图为熊琴看着手机中嘉成以前的照片)
嘉成移植后有感染现象,时常处于发烧的状态,非常难受。熊猛常常给孩子打电话,鼓励他要勇敢。每次嘉成和熊猛通话后都精神百倍,说要好好治病,长大了像舅舅一样当兵保家卫国。熊琴不敢奢望孩子长大后有多出息,她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嘉成能熬过感染这道坎,让治疗继续下去。(图为独自发呆的嘉成)
如您愿意帮助这个家庭,可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项目详情,进行捐助。如不能识别,可将二维码保存到手机相册,打开扫一扫,从相册中选取二维码进行识别。项目由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9958儿童紧急救助中心,在民政部指定的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水滴公益”发起募捐,并负责项目的审核、执行及信息反馈。该项目最终解释权归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详情请关注“水滴公益”平台动态。监督电话:400-006-9958。
“感光计划”为公益摄影师、慈善组织、募捐平台搭桥,发布困境家庭的图片故事,助力募集善款。该计划是由今日头条携手中国摄影家协会与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等具有公募资格的慈善组织联合发起的图片公益项目。如有困难,可私信“感光计划”官方头条号。
熊琴琴 | 熊琴琴靖安县 |
熊琴梅 | 熊琴香 |
熊琴的拼音 | 熊琴斐 |
熊琴啸 | 熊琴是哪里人 |
熊琴韵 | 熊琴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