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结束的春节假期里,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痛中心,异常忙碌,因为气温骤降,多名市民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其中,仅1月25日一天的时间,中心就救治了5位患者。
一键启动,胸痛中心通畅的“高速公路”
“55岁男性患者,突发胸前区疼痛1小时,有高血压、吸烟史,请主任会诊!”正月初四,“附一胸痛中心”微信群不停弹出新消息。
面对基层合作网络医院医生的询问,值班医生结合心电图和患者的症状,立即判断是急性心肌梗死,需要急诊手术。
胸痛中心值班人员马上响应,心血管专科医师到达急诊医学中心等待患者。与此同时,心血管介入手术专家团队也立即从家中赶至介入手术室,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术前准备。
患者送到附一医院后,启动绿色通道,送入介入手术室,仅用了20分钟,就开通了堵塞的血管(下图)。
我们常把心脏比喻成汽车的发动机,控制发动机的电路板就如同心脏的神经传导线路,而发动机需要的汽油就是体内的血液,供应血液流通的管道就是血管。
急性心肌梗死,就是如同“管道堵塞”导致“发动机”无法正常工作,严重时心脏还可能停止运作,给患者带来生命危险。因此,当务之急,是抢时间开通血管,让“管道”恢复通畅。
联动协作,心肌梗死救治的“快捷方式”
在心血管介入手术团队紧急为患者开通血管时,胸痛热线电话再次响起。电话那头,一名新入院的胸痛患者突然感觉胸口憋堵、眼前发黑,虽吸氧后胸痛缓解,但病房值班医生敏锐发现该患者心电图和心肌酶学的异常,这都提示患者的症状是急性心肌梗死。
患者随即从心内科病房快速送至介入手术室,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急性心肌梗死,血管已然“命悬一线”!团队立即为患者植入支架,患者的血管立刻“焕然一新”。
同时,急诊抢救室里又送进了一位82岁的张大爷。“医生,我这3小时胸口疼得全身冒汗、喘不上来气,还有呕吐。”张大爷同样被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医生与患者家属沟通后,快速将患者推至介入手术室开通了堵塞的血管。
虽然这是一个忙碌的春节,但附一胸痛中心用这份忙碌为抢救生命赢得了时间。
科普多读点:
心梗高发期,务必注意防范!
眼下,全省大部地区,仍以晴冷天气为主,昼夜气温差加大,刺激血管收缩,增加心脏的负担,加上春节期间,很多人熬夜劳累、兴奋、暴饮暴食、饮酒过量等因素,更增加了冠心病发作的风险,这些提醒要牢记↓↓↓
五类人群容易患上心梗
●过度疲劳、长期熬夜、压力较大的职场人群
●三高人群
●有心梗、冠心病等家族病史的人
●吸烟人群
●情绪易激动的中老年人
5件小事,预防心梗
1排便不过于用力
排便可用腹式呼吸,能促进肠胃蠕动,同时,排便过程中要张口深慢呼吸,利于肛门放松。
3提防晨起突发心梗
起床后最好在床边坐2分钟再站起来,及时补水,高血压患者需遵医嘱服降压药,注意控制清晨血压。
5.注意保暖
外出注意保护好头部、手部、脚部,回到室内不要急着脱掉衣帽,减少血压波动。
当身体出现不适,尤其是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时,很可能是心梗发作的前兆。一定要及时送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