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文公祠(韩文公祠,中国现存最早纪念韩愈的祠宇,潮州人为他把山河改了姓)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一、被贬文人的浴火重生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有趣的现象,其中一种是,很多城市的文明进程都和被贬的文人息息相关。这些文人一边用如椽之笔记录自己心酸的心路历程,一边又用非凡睿智治理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可以说,被贬非但没有消磨殆尽他们的热情,反而像浴火一样,令其再获重生,并成为千古佳话,后人代代相传,争先歌颂!

和很多城市一样,广东潮州也有着自己高贵的外来客,那就是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

hi,客官,欢迎做客漫悠旅行A,关注我@漫悠旅行A,与你分享更多诗和远方



二、韩愈和潮州的渊源

韩愈,唐代文学家和官员。作为一个朝廷官员,他本该处在长安的庙堂之上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为何偏偏和千里之外的,地处偏远岭南地区的潮州有了关联呢?此事还得从一篇《谏迎佛骨表》的文章说起。

佛教在当时非常盛行,上至九五之尊的皇帝,下至一介白衣,可以说上上下下都非常信奉。但凡事过犹不及,虽然有不少有识之士看出了问题所在,但大家敢怒不敢言。直至唐宪宗要迎佛骨入宫内供养三日时,耿直的韩愈再也忍不住,直接写下《谏迎佛骨表》一文。

文中说到不应信仰佛教,还列举历朝佞佛的皇帝“运祚不长”等。此文就像一枚重型炸弹,一发表就激起了千层浪。着迷于佛教的大唐皇帝瞬间被气坏了,一声令下要处死韩愈。在众人的求情中,韩愈终免一死,但死罪免了,活罪难逃,等待韩愈的是被贬潮州。该事件被韩愈写进了《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的诗文中: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潮州地处岭南地区,在那个时代,这里是瘴疠之地,让人谈之色变的地方。究竟有多恐怖,且看末句“好收吾骨瘴江边”,韩愈甚至做好了回不来的准备呢……被贬黜流放的韩愈,内心无疑是崩溃的,但成大事者总能快速顺应时境,并做出相应调整。

离开熟悉的长安,来到陌生的偏僻之乡,韩愈并没有一味地痛苦难受,而是开始认真治理这片在当时看来是穷山恶水的地方。跟随他而来的还有先进的中原文化,韩愈在这里实行仁政,兴办教育,驱赶鳄鱼、释放奴隶、兴修水利等等……在韩愈治理潮州的七、八个月中,每一件事无不有效促进了潮州的历史文明进程,还在潜移默化中为潮州人文蔚起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三、朝圣一般,走进韩文公祠

后世的潮州人民为了纪念这位唐代大儒,将笔架山改称韩山,将鳄溪改称韩江……然而这都还不够,为了更好地缅怀这位有功之臣,潮州人更是在韩江边上,韩山之上,建立了一座韩文公祠,而这是中国现存最早纪念韩愈的祠宇。

韩文公祠背靠韩山,面临韩江,迄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整个韩文公祠大致可以分为上中下三部分,通往每个部分都需要攀登台阶。第一段台阶路上来是石牌坊,为四柱三间式白石坊,大气雅致的感觉!

第二段台阶路上来是主祠堂,这里供奉着韩愈坐像,其四周陈列有很多碑文石刻,古代的、现代的应有尽有,值得放慢脚步细细欣赏。

第三段台阶最陡也最高,上面是侍郎阁,从山脚下一路爬上最高处的侍郎阁,很有朝圣的感觉!

站在侍郎阁的树荫下,望着不远处宽广的韩江,我陷入了沉思:当年,韩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这对于个人来说,无疑是命途多舛;但对于潮州的历史文化进程来说,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韩愈和潮州,一个是唐代大儒,一个是瘴疠之地。韩愈带来了先进的中原文化,给潮州注入了新鲜血液,将其带上了更为文明开化的发展大道。而潮州就像一个熔炉,给韩愈留下了更为厚重的人生体验……


四、结束语

独自漫步在清幽雅致的韩文公祠,走走停停,虽是初次来这里,内心竟然有着莫名的亲切熟悉感,脑海里不断闪现出韩愈写的那些诗词篇章:

如“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如“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如“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如“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等等……

hi,客官,欢迎做客漫悠旅行A,关注我@漫悠旅行A,与你分享更多诗和远方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评论、收藏、转发

文图乃漫悠旅行A原创,未经本人允许,不得商用和转载,转载与合作请私信漫悠旅行A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标签:

管理员
草根站长管理员

专注网站优化+网络营销,只做有思想的高价值网站,只提供有担当的营销服务!

上一篇:西望遥安(西望遥安)
下一篇:晋江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