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马山(在沪郊天马山下一住三年,和村民一样作息!艺术家李元以画笔“神游山水”)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即便看不到真实的山水,我们可以神游山水。”

“非山—李元作品展”日前在右行文化艺术中心举办,展出艺术家李元近期精品力作四十多幅。

展览现场

因为疫情,李元在沪郊天马山下一住就是三年,其间一直以绘画为伴。

此次举办展览,她为展览取名“非山”。

展览现场

之所以取名“非山”,李元说,“其实就是人们常说的人生的三重境界。最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而我目前看到的山,不是眼前的山,是我现在这个阶段可以读懂的山。也许再过十年,我可以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李元 《非山 2》 2022 纸本水墨

在她心目中,所谓“非山者,非实山,非虚山,目之所及心之所怀,物我两忘而神形兼备之山是也。”

这次展览,是李元第一次在上海举办展览,也是自2004年后第一次办展。

李元 《空相 6 》 2022 绢本水墨

“疫情三年我一直在上海郊区青浦朱家角的一个村里,即便是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村里的农民照样正常生活,去地里种菜收菜。我也和农民一样早睡早起,每天画画写字,基本屏蔽了外面汹涌澎湃的世界。”

李元就这样很平静地在乡间生活了三年,也安静地画了三年。

“这是一种从未有过的体验,村民们对自然对生命的态度,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也是疫情三年以来一个意想不到的收获。”

李元 《无形 4 》(局部) 2021 绢本设色

她说,“所有的作品都和作者内心有关联,虽然这几年看不到外面的山山水水,心里总还是有山有水,于是就有了笔下的这些山水画。”

李元 《空相 7 》(局部) 2022 纸本水墨

李元透露,自己创作的灵感主要来自古代书画。

“古人对自然的理解一直影响着我对山水的理解。自然万物有太多的变化,可到我的心里,这座山,这方水一定有前人的痕迹。

李元 《空相 5》(局部) 2022 绢本设色

李元出生于1972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在东京艺术大学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

2000年她在琦玉美术馆、2003年在妻有越后大地艺术祭和2004年在东京吉井画廊先后举办展览。

李元说,“ 年轻时比较狂妄,一度认为中国传统书画已是没落。后来到日本学习当代艺术,玩影像,做装置,有过一些‘离经叛道’。后因工作原因,有机会接触大量的传统书画,方知自己年少浅薄。于是一头扎进了宋元,也有机会看到了很多真迹,并一次次和古人神交。”

李元 《无形 2》 2021 绢本设色

一个人在艺术道路上探索,她说,最大的难题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最大的快乐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画不下去的时候在古人的书画和自然中寻找蛛丝马迹,寻找和自己匹配的DNA,所有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李元 《空相 1》 2022 绢本设色

她一直在寻找着对传统中国画的当代表达。

在她看来,古人概括绘画六法,其中“骨法用笔”及其五法,前人做了千百年的探索,杰作累累,我们只需借鉴足矣。而六法第一法之“气韵生动”,则提出了一个笔墨以及笔墨当随时代的重大课题和探索空间。笔墨呈现气韵,气韵可以内蕴浩瀚无穷,外呈气象万千。

她认为,绘画要想突破,要师造化,更要求心源。

“传统绘画重笔墨,重意境,其实当代水墨也还是要看笔看墨,但更自由。我希望自己的画有偶然性,在刚开始画时不去设想它的结尾,有时更是需要及时地停下,留有余地。”

李元 《听松 2 》 2022 纸本水墨

在李元的作品里,处处可以看到她与古代艺术家的跨时空对话。

“李成、郭熙、倪瓒、王蒙......太多太多的古代前贤、大家名家和我穿越时空的交集,指点我,鼓励我。”

据悉,此次画展将举办至2023年1月8日。

“非山—李元作品展”

展览时间:2022年12月18日至2023年1月8日

展览地点:右行文化艺术中心(本市番禺路300弄7号B栋)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标签:

管理员
草根站长管理员

专注网站优化+网络营销,只做有思想的高价值网站,只提供有担当的营销服务!

上一篇:百丈崖(百丈崖:一个神秘的地方)
下一篇:广西南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