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函谷关遗址简介
新安函谷关遗址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城关镇,公元前114年(西汉元鼎三年)冬,西汉楼船将军杨仆将原设在河南省灵宝市的秦函谷关移建于此,史称汉函谷关。
新安汉函谷关遗址主要遗存包括:东西向坐落的关楼、南北两侧的夯土关墙和阙台遗迹、关墙外向南北延伸的长墙遗迹、关楼遗址东西两侧总长约400米的古代道路遗迹以及西南侧的1处建筑基址。
新安汉函谷关遗址是公元前2世纪一公元3世纪汉帝国设立在中原地区的防卫都城,以及洛阳作为东汉都城时自丝路起点都城西行必经的重要关隘遗存。新安汉函谷关遗址位于秦岭东段余脉涧河河谷,控制着洛阳盆地及关中盆地之间交通,见证了汉帝国大型交通保障体系中的交通管理制度、防御制度及其对丝绸之路长距离交通和交流的保障。
新安函谷关遗产价值突出,拥有两项“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分别是关城东墙发掘项目和汉代盐东仓储遗址;2013年3月5日,新安函谷关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6月22日,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项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新安函谷关遗址为该项目33处系列申报点之一;2017年2月,被评为国家级AAA级旅游景区;2020年5月,被评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20年7月被命名为洛阳市科普教育基地。
名片:
世界文化遗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AAA级旅游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