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为了追逐自己的梦想
大学毕业后毅然选择到
粤北边陲的山区小镇支教
心中的那份“信念”
让她一留便是八年
她就是
“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杨晓莹
坚守,点亮大山深处梦想
“既然决定留下来,那就好好干!”
初为人师的女孩面对的是一、二年级的低学段学生,为了教好这群可爱的孩子,杨晓莹静下心来,认真琢磨如何更有针对性地提高教学质量。为此她认真专研相关书籍,并多次向领导、同事们请教,逐渐摸索出一套更浅显、更活泼的教学形式。
很多人都说低年级的孩子很难教,但她觉得“低年级的孩子不难教,只要加倍耐心,一定会教好的。”
从教期间,她坚持手写每一科每一篇教案,并且一直坚持对教学效果不断加以反思形成记录,为的就是能上合适山区孩子们的课。孩子们不善于观察,她就带孩子们走出课堂,到校园里捡起石块,让孩子们仔细端详。孩子们眼界不开阔,她就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图片、视频的形式,在语文课中带孩子们去阅览祖国的大好河山。孩子们太内敛羞涩,不爱在课堂上发言,她就将语文课堂变为了小组竞赛活动,让孩子们通过积极回答问题,为小组争夺红旗,定期评选获胜队伍的形式,鼓励孩子们积极表达发言。
为了让山区的孩子们能形象地理解一些语文知识,她不断充实自己,努力参加各级各项培训,其中,微课制作培训使她感受颇深,她从不知道“微课”概念,到现在能自主运用,制作了“认识标点符号”“理解形近字”等微课,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孩子们跃跃欲试的心灵窗户一扇扇地被打开,生命脉芽破土而出,智慧的火花流光溢彩。她所任教班级多次获得学校评选的“文明班”“标兵班”,2015-2016年期间所带二(1)中队也获得了“乐昌市先进中队”的荣誉。2016年她带领山区孩子们到市区参加“乐昌市中小生中华经典诵读比赛”,在她的指导下,孩子们诵读的《三字经》节选获得了小学组二等奖的荣誉。
“山区的孩子是可爱的,他们心地善良、淳朴天真,慢慢地我就喜欢上了这里。”杨晓莹跟孩子们的感情越来越深。
2015年6月支教期满,由于表现突出,杨晓莹考核等次为“优秀”。拿着这个“优秀”,她面临更好的选择。可以参加公务员考试,有“三支一扶”专职岗位招聘;可以参加城区事业单位和城区教师招考,支教期满有笔试加分优势;她还可以选择和大学同学们一样,到“珠三角”地区发展。“但是,我舍不得这群孩子。学校师资力量紧缺,我走了,孩子们下学期可能就没有老师带了。想到孩子们那一双双渴望知识的大眼睛,我放心不下。”
杨晓莹写下申请,她要继续留在山区执教,这一留便是八年。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杨晓莹说她是很平凡的一员,但对她们班的孩子们而言,她却又是那么“不平凡”的一员。她是带领孩子们遨游知识海洋的导游,也是孩子们人生路上的指明灯。
她说她是幸运的,因为她有幸成为山区教育事业发展的见证者和实践者。如果你现在问她“两江美吗?”她会毫不犹豫地回答你“美”,这里是最美的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