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白沙门_回顾历史_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琼崖革命遗址寻访
血战白沙门

■ 海南日报记者 习霁鸿

如果不是公园北面的白沙门渡海纪念广场,任谁也想象不到,70年前,就在这里,曾发生过一场解放海南的激烈战斗,两百余人的解放军队伍,最后仅有十几人生还。

潜渡琼州海峡

这是解放军野战部队第四次潜渡琼州海峡。

两军相逢,敌军立即开火。霎时间,海面上炮火连天,激起巨大的水浪。加强团迅速拟定作战计划:以一、二营为突击队,在团部指挥船的左侧全速前进;以三营第八连、第九连和机枪连为掩护队,在团部的右侧,负责阻击从秀英方向攻击解放军的兵舰,掩护主力按原计划登陆。

为了更有效地打击敌军兵舰,掩护队每连组织四个敢死小组,每小组一班兵力,配备一挺机关枪、炸药包、手榴弹及冲锋枪,乘坐一只小舢板,在三营副营长王金昌、副教导员葛尹元、团部组织股长秦道生的统一指挥下,每次出动8只小舢板,向兵舰靠拢,贴身实施猛烈攻击,连打带冲。

登陆白沙门岛

在呈半圆形的白沙门渡海纪念广场里,一座高三米的渡海英雄纪念雕像矗立在中间,3名“解放军战士”携手并肩,在膝盖深的海浪中踏浪前行,朝着琼崖前进,就是在回溯当年的场景。

那时的白沙门岛十分荒凉,没人,没树,没丛林,没建筑,掩护队放眼望去,只能看到一片白沙。从军事角度来说,这里是一块绝地,在此登陆,前进、后退、隐蔽都十分困难。因此,敌军仅把这里作为监视海面的前哨阵地,并未格外防备。

经过一番勘查地形后,掩护队在白沙门岛紧急成立了临时指挥部,划分作战区域,命令部队进入阵地,准备迎击敌人的进攻,并向大家讲明目前的危险处境,要求大家坚守该岛,待天黑以后再突围。

白沙门战斗洒热血

1日晚,我军临时指挥部根据战况调整策略,认为应该抢船突围。经过几轮拼死搏斗,我军终于夺回几只木船,由八连连长冯开珠带着重伤员乘船返回大陆。

4月3日,枪炮声停息,琼崖地下学联组织部分群众,前往白沙门一带寻找可能失散的解放军战士,他们以到海边游泳为名,在海滩、灌木丛、小岗处寻找,在有可能掩藏的地方,放下馒头、饭团等食物,希望这样或许能帮助失散的战士坚持下去。

为了表彰掩护队的功绩,2009年,海南各界人士同心协力,在白沙门战斗遗址建立了占地面积500平方米的渡海作战纪念广场。2010年1月,渡海英雄纪念碑建成。

“忽闻琼崖花似锦,回看天涯旗正红!”在这片战斗遗址上,春天已经到来了,解放军战士心里装着的人民群众如今过着幸福、安定的生活,他们心里装着中国梦,并为之努力奋斗着。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标签:

管理员
草根站长管理员

专注网站优化+网络营销,只做有思想的高价值网站,只提供有担当的营销服务!

上一篇:中安在线黄山频道|歙县:工业快速复工复产 企业产销势头旺盛
下一篇:日媒:日本拟将海上风力发电范围扩至“专属经济区”_日本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