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吧
湖泊旅游利用湖泊作为旅游资源开展旅游活动,包括湖面与湖中岛屿观光、湖滨观光、渔业观光、湖滨休闲度假、水上体育运动与娱乐活动等各种旅游活动。
湖泊旅游系统包括湖泊、湖滩和周边地区支持湖泊作为旅游目的地运营的基础服务设施,它的环境支持系统通常比单一湖泊系统大得多,甚至包括湖泊整个流域。当前,中国湖泊旅游仍然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大部分湖泊型风景名胜区的旅游产品以自然观光和水上娱乐为主,结构单一粗放,湖泊旅游资源环境的经济社会效益转化率较低,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强,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本文将阐述湖泊旅游资源的特点和湖泊旅游开发模式,分析国外湖泊旅游的发展特征,介绍德国梅克伦堡湖区、日本琵琶湖、意大利科莫湖和美国尚普兰湖发展湖泊旅游的经验,指出我国湖泊旅游产业的发展问题并提出发展建议,以期为各景区提供借鉴与启发。
湖泊是由湖盆、湖水及水中所含的物质、有机质和生物等组成的,它作为风景旅游资源以不同的地貌类型为存在背景,因水体的形、影、声、色、奇等构景元素而具有强烈的美感和游览观赏价值。
湖泊是风景名胜区的重要构景元素。对绝大多数景区而言,湖泊是构成其美学价值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秀丽的湖光可以为山色增辉,从而形成山清水秀、山水一体、交相辉映的整体效果,使得自然风光绚丽多姿,充满诗情画意。如中国的洱海与苍山、天山天池与博格达峰、长白山天池与长白十六峰、肇庆星湖与七星岩等,都是山水交相辉映的旅游目的地。
古往今来,不少文人墨客以秀丽的江河湖泊为对象,吟诗作赋,写下了许多优美诗篇,给湖泊旅游资源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近代大文豪郭沫若畅游千岛湖时赋诗赞曰:“西子三千个,群山已失高;峰峦成岛屿,平地卷波涛。”加上湖边的摩崖题刻、传说等,对提高千岛湖的旅游观赏价值发挥了重要作用。
世界各地的湖泊,尤其是淡水湖泊大都已被开发利用。人类的生产生活与湖泊联系紧密,加之湖泊多分布于盆地中、平原上,其周围常形成交通、人口的密集之地,相应地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人文景观,组成了秀美的风景画面。
湖泊旅游资源因其清澈的水体、优美的自然风光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具有充分的旅游开发功能,包括:
湖泊旅游开发模式
1
综合旅游开发模式
观光旅游开发模式
3
度假旅游及疗养开发模式
体育训练及水上运动开发模式
国外湖泊旅游的发展特征
湖区旅游资源与周边城镇建设
和旅游开发相结合
国际著名湖泊的旅游产业发展都经历了相当长的时期,才成为成熟的旅游度假目的地。其大规模的开发建设与湖泊周围的城镇发展是分不开的。城镇在度假旅游发展的过程中有效地扩展了自身的功能,为湖泊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家庭旅馆、餐馆、商店、手工艺品、节庆活动等旅游设施和旅
游产品的配套服务。这些城镇削弱了湖泊旅游度假区季节性游客变化的不利影响,缓解了宾馆酒店的压力。具备这一特征的旅游城镇主要有大盐湖依托的盐湖城、马拉开波湖依托的马拉开波城、日内瓦湖依托的日内瓦城、瓦卡蒂普湖依托的皇后镇等。
充分利用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进行
旅游产品深度开发,增强产品体验性
注重主题活动和节庆活动对地方
旅游业的宣传及带动作用
国外在利用主题活动和节庆活动对旅游业进行宣传时,不仅仅是在举办活动期间或活动举办的短期内进行宣传,更注重对其影响力的延续利用。活动主办方尽量延长各种活动对旅游业的宣传和带动效应。如:加拿大大熊湖举办的大熊湖山珍展、秋季商品博览会、大熊湖国际电影节;美国盐湖城因成功举办2002年第十九届冬季奥运会而闻名世界,以“尼斯湖水怪”为题材拍摄的电影使这里盛名远播;瓦卡蒂普湖因拍摄系列电影《指环王》,成为了全球影迷的膜拜圣地。另外,结合周边城镇开发各种主题活动和节庆活动,还有助于增加游客度假的体验内容,平衡淡旺季节的游客量。
旅游商品开发独具匠心,特色鲜明
拥有健全的环境保护组织机构
居民环境保护意识强
国外经典案例
德国梅克伦堡湖区
日本琵琶湖
意大利科莫湖
美国尚普兰湖
我国湖泊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01
旅游产品相对单一
02
国际化水平较低
03
淡旺季发展不均衡
04
旅游规划相对滞后
05
相关产业配套滞后
06
管理经营体制不顺
07
重复建设问题突出
08
土地归属权存在交叉矛盾
对我国发展湖泊旅游的具体建议
加强湖泊旅游立法,进行科学规划
在现有的自然保护地立法的基础之上,要建立有关湖泊旅游开发和监管的法律法规。在湖泊型景区的管理方面,应加强审批管理和环境管理。在湖泊旅游规划方面,要有具有专业水准的旅游规划队伍参与,在规划过程中要注意听取各利益主体的意见,并在规划中协调统一。在湖泊旅游规划之前,要进行可行性研究,对旅游资源价值和市场潜力以及旅游开发将会造成的环境影响等进行调查和评估,制定符合湖泊旅游目标的土地利用规划、景观规划、水资源和能源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各种专项规划。
尽量争取当地社区和居民支持
由于湖泊旅游开发和经营对专业化的要求较高,这就使得建立湖泊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教育培训是当地劳动力就地转化的重要桥梁和当地社区真正参与湖泊旅游发展的重要环节。
建立湖泊旅游规划和指导的辅助系统
湖泊旅游作为专业性的旅游形式,一方面,应随着环保产业的进步,不断进行技术革新,把环保产业的新技术应用到湖泊旅游开发中去。另一方面,为保证把旅游对湖泊环境的影响降到最小,要不断进行环境检测、研究和比较。湖泊旅游科研机构作为研究机构,不可能长期驻留景区,因此,要建立湖泊旅游专家规划和指导的辅助系统,具体做法为:建立湖泊型景区与湖泊旅游研究机构之间的良好联系;加强湖泊旅游管理部门同研究机构的联系。
结 语
部分内容摘自于:
Lake Como Tourism
湖泊旅游专题研究
中国湖泊旅游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5em 0px;transform: translate3d(-5px, 0px, 0px);-webkit-transform: translate3d(-5px, 0px, 0px);-moz-transform: translate3d(-5px, 0px, 0px);-o-transform: translate3d(-5px, 0px, 0px);box-sizing: border-box;" powered-by="xiumius"> 编辑: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编译中心 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