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消费日报】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生态环境局扎实开展以提升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推动南宁“稳生态促转型”为目标的生态环境建设系列活动,通过建基地、搞活动、抓宣传等途径,为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凝聚生态文明共识,搭建平台、提供舞台,为厚植生态环境优势,推动南宁绿色发展营造浓厚的氛围。目前,南宁市环境宣传教育基地超130家。
坚持精心谋划 突出“三个统筹”
按照生态环境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要求,把生态环境教育基地办成“普及环保知识的课堂、培养生态文明的沃土、吸引公众参与的家园”的指导思想,南宁坚持精心谋划,做到三个统筹。
统筹到年度工作部署中。坚持“创建活动有组织、创建工作有目标、创建方式有新意、创建单位有特色”进行年初工作部署,主要领导亲自参加动员部署会。
统筹到各行业、部门、领域中。按照部门联动、区域互动、行业带动的原则,进行全区域、多领域打造,注重与各职能部门的相关建设进行联动、互动,共治、共享。
统筹到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中。为了确保创建活动有依托,创建过程有保障,南宁市把创建内容纳入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农村污水整治、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固体废物处理等生态环境保护项目中。目前,南宁市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和科普资源网络已全面形成。
坚持紧密结合 突出“三个段位”
严格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的相关要求和南宁市生态环境局研究制定的《南宁市生态环保科普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方案》,认真进行创建活动,做到“三结合”、突出“三段位”。
结合形势任务,突出政治站位。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融入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之中,积极同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绿城品质升级”“南宁渠道升级”“民生福祉升级”“产业转型升级”紧密结合,从而体现环保为民、环保惠民、环保利民的政治站位。
结合生态建设成效,突出创建品位。严格按照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治理成效和生态绿色发展、生态宜居的目标成效,做到县(区)有基地、乡镇有特色、行业有亮点、创建有品位。
结合绩效考评,突出生态环境保护地位。把基地创建工作纳入各级各部门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绩效考评中,树立重视宣传的正确导向,突出生态环境系统的作用地位。
坚持大力宣传 突出“三个主动”
针对创建的宣传教育实践基地,时刻关注社会反响、群众期盼、作用发挥等方面的情况,并及时进行总结、宣传、推广,努力提升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实践基地的知名度和辐射面。
着眼创建成效,广泛挖掘素材,主动站前台。生态环境系统职能科室、派出机构,结合负责区域和行业领域的典型,主动站前台,收集、汇总、反馈相关情况,宣传部门主动调研访谈,创建材料,做好宣传推介工作。
着眼特色亮点,拓宽宣传渠道,主动建平台。在充分利用生态环境系统局域网、微信公众号、微博、市属新闻媒体、区属新闻媒体的基础上,充分发动生态环境领域的自媒体爱好者开设抖音、快手等进行宣传推广。
着眼活动开展,讲好环保故事,主动搭舞台。充分利用“壮族三月三”等重要活动,把舞台搭在各地的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实践基地,使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实践基地成为展示生态环境治理成效的观摩示范点,成为人民群众感悟“蓝天、碧水、净土”带来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的网红打卡点。 (王 新)
本文来自【消费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