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月堂200年考-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通讯员 刘沫

样式雷图档《熙春园[地盘样]准底》(图号117-0043)

古月堂初建即为园主人书房,证据是样式雷图档《熙春园[地盘画样]》(图号117-0054)。此图中,道光元年12月领银档案中所述及的新添工程已经修建完毕,用黑色图画表示,红色的部分则是为绵恺入住工程的第二阶段的施工内容。在此图中,古月堂处贴有红签,上书“拟添盖书房”,说明当时第一阶段完工后,设计者认为房间数量尚有不足,需再添盖书房,因此重新规划修建了古月堂等房屋。

清华学堂(1909)校园规划图

根据1920年杨廷宝先生绘制的《清华学校全图》判断,在1909-1920年间,古月堂正堂的西侧新建了一排略窄于古月堂正房的顺山房,但此房并不在古月堂院中,与古月堂院落有一墙之隔。

1914年国文部教师在古月堂垂花门前合影

1922年曹云祥代理清华学校校长后,国学教育得到重视。同年,清华组织“国学课程委员会”并讨论国学改良问题,将国文部改为国学部,并且将中英文成绩并重,逐渐增加课业中的国学内容。1925年,清华大学筹办研究院,先办国学一科,聘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陈寅恪诸先生,史称清华国学“四大导师”。

虽然很多同学为单身来校的国文先生们住在古月堂而愤愤不平,但古月堂却也因此熠熠生辉。

王国维、梁启超、朱自清等都曾在古月堂居住,王国维于1925年4月17日到校就任,开始就是住在古月堂,不久后迁往照澜园居住;1925年8月,朱自清先生赴北平清华大学任国文系教授,住古月堂,1927年因家眷来京搬出。正因为如此,很多对中国古典文学、史学感兴趣的同学经常前往古月堂拜谒,如吴宓、朱湘等人,均是古月堂的常客。曾任兰州大学中文系主任的冯国瑞先生有诗怀念清华园《古月堂感赋呈陈吴两先生》云:“清华水木城西冠,弦诵燕京对海甸。旧筑惟余古月堂,池馆照来犹昔艳。”

清华大学第一个女生宿舍

1928年8月17日,南京国民政府议决清华学校改为“国立清华大学”,任命罗家伦为校长。当时清华内虽很早之前就有招收女生的呼声,但一直未予实施,直至罗家伦到任后,在1928年10月第二次招生考试时招收女生。

在就职演说中,罗家伦说:“我想不出理由,清华的师资设备,不能嘉惠于女生。我更不愿意看见清华的大门,劈面对女生关了!”在罗家伦的主持下,清华大学初招女生,实现了男女同校,在全国各大学中开了一个先例。

日军占领期间的清华大学地图

清华大学回北平复校前,曾于1946年议决古月堂、工字厅、怡春院等处仍照旧定为单身人员宿舍。但真正复校后,发现女同学增多,宿舍不敷分配,于是在1947年10月将古月堂全部作为女生宿舍。彼时清华大学学生宿舍新、平、善、明四斋住男生,女生住静斋和古月堂,其中静斋住200人,古月堂住40人。

1963年,古月堂西跨院的西房因年久失修成为危房,拟进行改建,但真正改建是在1973年。

1973年的古月堂,正院的垂花门左手边最南侧的一间屋子是托儿所,西跨院北侧正房的西边跟1920年相比,多了一栋顺山房给房管组使用。改建前的西跨院西房是铁皮顶的两房,是一处厕所,因局部有坍塌,所以将其拆除改建。改建后的房屋呈L型,位于西跨院的西侧和南侧,建筑面积近200平米,使古月堂的西跨院从此成为一处封闭的院落。古月堂的这种格局一直维持至今。

清华大学总务长办公室所在地

清华大学设立总务处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37年。1937年8月,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在湖南长沙合组临时大学,10月,临时大学筹委会常委会设秘书处、总务处和教务处三处,负责人称“主任”。1938年1月,临时大学常委会决议迁往昆明,设立三处:总务处、教务处、建设处,三处的负责人分别被称为总务长、教务长和建设长,第一任总务长为周炳琳。

1951年10月,复校后的清华大学秘书处改称总务处,原秘书长及副秘书长改称总务长及副总务长。

现如今,古月堂正院是总务长办公室暨后勤管理处所在地。总务长办公室暨后勤管理处是清华后勤的综合办事和服务机构,是后勤联系各方、沟通内外的桥梁合和枢纽,主要承担后勤政策研究、组织协调、规划管理、监控检查、接待联络等工作。

古月堂的西院现为清华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的核心办公场所,该处设在古月堂西院的部门有综合与信息管理办公室、交流工作办公室和亚洲大学联盟秘书处。

(原文登载于清华校友总会订阅号)

(清华新闻网3月25日电)

供稿:修缮中心

编辑:李华山

审核:郭莉莉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标签:

管理员
草根站长管理员

专注网站优化+网络营销,只做有思想的高价值网站,只提供有担当的营销服务!

上一篇:福元路大桥(注意!8日这个时间段,湘江长沙段猴子石大桥至福元路大桥之间水域实施禁航)
下一篇:张汪镇(无牌无照非法改装车肇事致人死亡后逃逸 枣庄交警三小时破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