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清羊尾(上得国宴下得街头 临海名吃——蛋清羊尾)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都说好女子“上得厅堂下得厨房”,那称得上我们临海名吃中的名门淑女的一定得数“蛋清羊尾”了。这味小吃来历非凡,仅那1400多年的历史就足够称得起临海千年府城的名号了。在我们临海,无论大街小巷还是酒店餐厅都能觅到它的芳踪。它还是我们临海唯一上了《中国菜谱》的一道小吃,以“中国名菜”之姿堂而皇之地登上国宴大厅的。其名也好听好记,“蛋清”取其原料,“羊尾”取其形状。别看它名字十足霸气,像个重口味的肉菜,其实它是非常小清新的“甜点”。它还有个非常文艺范的名字,叫“雪绵豆沙”,估计“雪绵”取其口感,“豆沙”取其馅料。私以为,咱们常说的“蛋清羊尾”更称它。

  “蛋清羊尾”的制作方法非常独特,而且讲究技巧。材料简单,豆沙、白糖、蛋清和麦粉即可。新鲜鸡蛋若干,将蛋黄去净,取蛋白,加入麦粉,用筷子不断地上下搅打,这是真工夫。要一直把蛋清打得能使一根筷子插在其中而不倒下,特别像一盘打发了的奶油,这要有很大的手劲和耐力。在此之前先将豆沙做成比乒乓球略小的丸子。以打发的蛋清包裹豆沙小丸子,当然更讲究的做法就是外面用猪网油(也叫花油或水油)包裹。将包裹了网油的豆沙丸子放进搅打好了的蛋清里,尽可能多地将蛋清卷粘在丸子上,并旋即将丸子放进沸腾的油里炸。这时的丸像一颗神奇的种子,一落下油锅便绽放洁白的花,顷刻间变得胖乎乎,可爱一如湖羊的尾巴。大厨再妙手翻滚,洁白中泛着淡淡的油黄,好看极了。待到三分嫩黄,便可撩上盘子。在盘子里它还会黄几分呢。上桌时撒一层细白糖,就可以吃了,记住一定得趁热,冷了就品不出好味道了。

  不过性急的人不但吃不得热豆腐,蛋清羊尾也吃不得。被香气袭击的丢盔弃甲的外地“落寇们”往往未识得其香甜,就先被烫得满嘴委屈。要趁热品此名吃必定得淡定优雅,先轻咬一小小口,试着那里头的温度,再左右突袭,一边吃一边往外吹气,待嘴巴能接受时,才可以大口的咬,油而不腻,甜而不馁,香软,甜润。一只未下腹,手中筷子又迫不及待地伸向盘子,下手得快、准、狠,晚了就只能瞪着“光盘”空余恨喽。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标签:

管理员
草根站长管理员

专注网站优化+网络营销,只做有思想的高价值网站,只提供有担当的营销服务!

上一篇:赵公山(行游|方兰:徒步赵公山)
下一篇:斯里兰卡在哪?斯里兰卡属于哪个洲?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