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绵虒的读音?
- 2、汶川哪里发生了泥石流?
- 3、汶川的江是什么江?
- 4、绵虒豆腐的来源和历史?
- 5、汶川今天泥石流严重吗?
绵虒的读音?
mián sī
虒是一个不常用的汉字,在古书上说的一种似虎有角的兽。读音为sī,部首为虍,笔画10画,半包围结构,形声字。
绵虒素有“大禹故里,西羌门户”的美誉,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是岷江上游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和羌藏回汉民族融合居住之地。
数千年来,岷江的水就滋养着绵虒这片土地,羌藏回汉各民族的百姓们在这个小镇安居乐业,不同民族文化的碰撞与交融,形成了一个别样的绵虒!
汶川哪里发生了泥石流?
在汶川的绵虒镇板子沟、威州镇新桥沟两处。
2023年6月27日凌晨,四川省汶川县境内受无人区短时强降雨影响,绵虒镇板子沟、威州镇新桥沟两处突发山洪泥石流灾害。经排查,7名群众失联。
央视新闻最新报道,截至6月27日下午,灾害已造成4人遇难、3人失联,紧急避险转移群众900余人,无房屋受损,搜救工作仍在进行中。经现场确认,其中2名遇难者是绵虒镇板子沟村失联的一对夫妻。目前,救援人员正在沿河搜索其他失联人员。
汶川的江是什么江?
是草坡河。
草坡河,长江支流岷江上游支流。地处汶川县境中部,草坡乡境内。发源于理县海子塘背坡的草坡境,源头名日正沟,上游称正河,经樟排村境称草坝河。
流经沙排、克充,足湾,樟排四个村,与主要支流草坡沟汇合于两河口后称草坡河,在绵虒镇下索桥汇入岷江,全长45.5公里。其中源头至两河口长38公里,以下至下索桥7.5公里。集水面积约500余平方公里。
绵虒豆腐的来源和历史?
“绵虒豆腐”自然有讲究
“老司机”们都知道,路过汶川,必须要在绵虒痛痛快快大吃一顿豆腐宴,这样才不枉在无忧地上走一遭!
在汶川,被一块绵虒豆腐勾了魂
在绵虒当地人有句话说,“绵虒豆腐,自然有讲究”,这句饱含自信的话,洋溢着汶川店家质朴的乡土情怀。
然而,豆腐处处有,绵虒为何大不同呢?
在汶川,被一块绵虒豆腐勾了魂
绵虒周边群山环抱,漫山遍野植被掩映,水文环境十分优越,那条流淌了千百年的岷江支流“大溪沟”山泉水提供了优质的水源,甜美的水做出来的豆腐自然是不一样的。
在汶川,被一块绵虒豆腐勾了魂
除了水源,绵虒豆腐的“豆子”也很关键!每一颗黄豆,都是本地自产的生态豆子,颗粒饱满,味道醇香。
在汶川,被一块绵虒豆腐勾了魂
清澈的山泉水,优质的生态黄豆再加上汶川本土传统的手工制作秘方,让绵虒豆腐在整个阿坝州乃至四川颇负盛名!
那刚磨出来的水豆腐就像出水的荷花一样洁白无暇,不仅嫩滑爽口,而且品质优良,每一口都是享受啊!
在汶川,被一块绵虒豆腐勾了魂
在绵虒镇绵丰村,做了三十多年的高师傅夫妇说,“绵虒豆好水好,别处哪怕一模一样的工艺流程,也做不出这么巴适的豆腐哟!”
简单的一句话,道出了绵虒豆腐的秘密,所谓的一方水土成就一方美味,就是这个道理罢。
在汶川,被一块绵虒豆腐勾了魂
一道豆腐,一桌盛宴
勤劳机智的汶川人,总能将美味的佳肴变得更丰盛,绵虒豆腐的花样也经过大家的研究与创新变得十分独特!除了在汶川,你难以想象几道豆腐,能成就满桌的美味。
在汶川,被一块绵虒豆腐勾了魂
专门用豆腐做成的宴席,就是鼎鼎有名的绵虒豆腐宴“九道菜”。
这“九道菜”,煎的、烧的、蒸的、煮的、炸的,样样精彩,论色、论香、论味、论意、论形,面面俱到。
在汶川,被一块绵虒豆腐勾了魂
每道菜都来自民间技艺,禹乡古法制作,千年匠心传承,九九归真味,道道有说头。
源于山明水净之乡,出自千淘万漉之手,用九道豆腐摆宴席,唤醒我们舌尖上的乡愁记忆。
在汶川,被一块绵虒豆腐勾了魂
路过绵虒,道路两旁的店招上几乎都带有“豆腐”二字,如“豆腐鱼”“豆腐庄”“豆花饭庄”等。这些豆腐看似相同,实则不同,每一种做法都有其独特之处。
在汶川,被一块绵虒豆腐勾了魂
豆腐通过手磨推制出,嫩白细滑、豆香醇正,油炸之后口感酥脆鲜嫩,淋上特制的酱汁,让人瞬间胃口大开。
汶川今天泥石流严重吗?
不严重
2023年6月27日凌晨,汶川县境内受无人区短时强降雨影响,绵虒镇板子沟、威州镇新桥沟两处突发山洪泥石流灾害。山洪泥石流灾害发生后,汶川县迅速组织抢险救援工作,启动防汛Ⅱ级应急响应,成立了州、县“6·27”抢险指挥部。截至目前,灾害已造成3人失联、4人遇难,经现场确认,其中2名遇难者是绵虒镇板子沟村失联的一对夫妻,目前已紧急避险转移群众900余人,无房屋受损,搜救工作仍在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