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吴淞为何叫吴淞?
- 2、上海吴淞口地理位置?
- 3、吴淞以前属于哪里?
- 4、吴淞路原来叫什么路?
- 5、吴淞灯塔从哪里进入?
吴淞为何叫吴淞?
雍正三年(1725),原在今浦东的宝山县城的吴淞营移此,遂以吴淞名镇。
吴淞历来为上海市门户,外贸港口和军事要地,在近代名声一度响于上海,故近代上海被称作淞沪,在"一二八淞沪抗战"、"八一三淞沪抗战"中,吴淞城区被日寇夷为平地,吴淞从此没落。
解放后为配合宝钢建设,1980年设立吴淞区,1988年与宝山县合并成为宝山区。
上海吴淞口地理位置?
中国明、清海防与江防要塞。因曾为吴淞江入长江之口,故名。黄浦江与长江汇流处。东距长江口30余公里,北与崇明岛、东与长兴等岛隔水对峙,扼长江主航道翼侧,为上海、南京的通海门户。明洪武十九年(1386)设吴淞江守御千户所。嘉靖年间设总兵。清顺治初改吴淞营,置战船驻守。此后,在河口两岸先后筑有东、西炮台,南石塘南、北炮台和狮子林炮台,置各种口径火炮 30余门。 中华民国元年(1912),称吴淞要塞。
吴淞口战略地位重要,历史上多次为外国侵略者入侵之地。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倭寇侵掠吴淞,参将俞大猷率军据此破敌。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英国侵略军侵犯广州受挫后,又北犯吴淞,江南提督陈化成凭借吴淞有利地形抗击英军。1932和1938年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上海,在吴淞口附近登陆,曾遭当地军民坚决抵抗。今吴淞口仍为海防要地。
吴淞以前属于哪里?
吴淞区位于上海市北部,原为宝山县吴淞市。
民国17年(1928年)设吴淞区,以区境吴淞镇为名,面积16.75平方公里。吴淞区地处长江与黄浦江交汇处的吴淞口,是水路进入上海市区喉,也是上海重点建设的重工业区、现代化外贸港区和新发展的城市地区。
吴淞为“水陆要冲,苏松喉吭”,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明清两代境内设有吴淞江守御所、吴淞营、湘防营等军事机构,并筑有西、北、南、狮子林4座炮台,扼守长江门户。
吴淞以江海浩瀚、百阿争流的吴淞口得名,扼据江口,向有“重洋门户”、“七省锁钥”之称,凭借其优越的水陆交通条件,历来被视作开发的宝地,早在清同治及光绪初年,已辟有海关、铁路、码头和邮电通信。
吴淞路原来叫什么路?
吴淞路原来叫新宁路,是上海的一条东西向的大道。它始建于1868年,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穿过上海最繁华的地区,如黄浦江畔、南京西路、外滩等,但也经历了不少的变化。1937年抗战期间,由于日军占领上海,新宁路改名为吴淞路,以表彰吴淞援建军队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直到1995年,吴淞路才重新恢复原名新宁路,以纪念那段历史。
吴淞灯塔从哪里进入?
吴淞灯塔位于上海市杨浦区吴淞口国际邮轮港附近的吴淞口国际邮轮港码头,从这里进入是最为便捷的方式。
您可以先前往上海市杨浦区的吴淞口国际邮轮港,然后根据指示找到吴淞灯塔的位置。吴淞口国际邮轮港是上海市的一个重要港口,提供邮轮服务,因此在这里找到吴淞灯塔并不困难。您可以向当地的工作人员或导航系统咨询具体的进入路径。
请注意,吴淞灯塔是一个历史遗迹和景点,可能有特定的开放时间和入场规定。建议您事先了解相关信息,并合理安排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