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航船》解析—卷一·天文部·星(三)—景星
#头条创作挑战赛#
景星
形如半月,王者政教无私,则景星见。
释义:景星的形状好像半轮明月,君王政治清明公正无私,天象将会有景星呈现。
景星,大星,德星,瑞星,吉祥的征兆。传说出现于有道之国,太平之世才能见到景星景星,用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杰出的人才。
《文子·精诚》:故精诚内形,气动于天,景星见,黄龙下,凤凰至,醴泉出,嘉谷生,河不满溢,海不波涌。
《史记·卷二七·天官书》:天精而见景星。景星者,德星也,其状无常,出于有道之国。
《晋书·天文志中·瑞星》:瑞星,一曰景星,如半月,生于晦朔,助月为明。或曰,星大而中空。或曰,有三星,在赤方气,与青方气相连,黄星在赤方气中,亦名德星。
汉·王充《论衡·卷十七·是应》:儒者论太平瑞应,皆言气物卓异,硃草、醴泉、翔风、甘露、景星、嘉禾、诟、蓂荚、屈轶之属。
汉王充《论衡·卷十七·是应》:“古质不能推步五星,不知岁星、太白何如状,见大星则谓景星矣”。
《白虎通·封禅》:景星者,大星也。
唐·韩愈《与少室李拾遗书》:朝廷之士,景星引颈东望,若景星凤皇之始见也,争先睹之为快。
宋·苏轼《梦作司马相如求画赞》:景星凤凰,以见为宠。
《元史·同景星恕传》:—自京还,家居三年,缙绅望之若景星麟凤,乡里称为先生而不姓。
明·方孝孺《御书赞》:惟天不言,以象示人,锡羡垂光,景星庆云。
明·倪元璐《袁节寰大司马像赞》:身恃之长城,面望之景星。须眉之谓男子,衣冠之有精理。
清·孔尚任《桃花扇·先声》:景星明,庆云现。
清·恽敬《答姚秋农书》:有泰山北斗,景星庆云之语
中华民国时期曾经发行过一种景星勋章,属文职勋章,源于厉麟似与其所创办的景星学社。
勋章为金色八角芒星,金边圆形中心为蓝底白色五角星图案,中心外圈是八条红色光芒,与八角芒星之间是长短不一的光芒,红色光芒上的金五星数量和外圈光芒颜色组合来区分各等级。银质珐琅多层结构,景星背面制作局戳印和编号。
景星,犹言德星,指其德性崇高,典故出自《史记?天官书》,所谓:“天精而见景星,其状无常,常出现于有道之国”之意。大星、德星、瑞星,古谓现于有道之国。汉王充《论衡·是应》:“古质不能推步五星,不知岁星、太白何如状,见大星则谓景星矣”。
此章于民国三十年二月十二日颁行,分一至九等。颁赠对象为对国家政务著有勋劳的公务员,及对国家社会贡献卓著的非公务员及外籍人士。
民国时期国民政府三等景星勋章,背面刻有数位“581”及文字 “景星勋章” 和“中央印制厂制造,总统府第三景星局监制”。直径90mm。这是台湾早期约1960年开始颁发的勋章,保存极好。
三等景星勋章
民间所铸造“景星庆云”钱币
景星庆云钱币
图片来自网络,有侵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