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谭】蒋介石被称为“蒋光头”,除了没头发、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宣布废除阴历(旧历)、采用阳历(公历),并以1912年1月1日为“大中华民国元年元旦”,籍此表示与世界接轨、与满清时代划清界限。
在当时,元旦和新年是一个意思;这就是说,孙中山要让大家此后都在阳历1月1日过年。民间对此多有不满,因为如果在1912年1月1日过年,就要在1月15日过元宵节;但1月15日是阴历十一月二十七日,天上根本没有月亮。
1913年7月,袁世凯当选民国大总统后,内务总长朱启钤改革四时节假,拟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袁世凯只同意了将“春节”确定为全国性节日、开始实行。但后来,袁世凯由于复辟之事惹得天怒人怨,其推行的“春节”也遭到反对。
1928年,蒋介石主导的国民党发布宣言,要继承总理遗志、坚定推行“国历”(阳历),并通令各级党部及民众团体废除旧历,“自1929年1月1日起,全国使用公历,同时废除旧历和禁过旧年”;同时,严禁民间过春节贴春联、燃烟花爆竹、互相拜年等。为此,蒋介石还邀请了蔡元培等诸多社会名流进行宣讲,大力推行“国历”。
可是在民间,老百姓并不买账。当时的湖南名士叶德辉写过这样的对联: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
到了最后,蒋介石的这纸禁令便不了了之。直到1934年初,国民政府停止了强制废除阴历,称“对于旧历年关,除公务机关,民间习俗不宜过于干涉。”
1934年2月14日春节间,有个学生写了首小诗:今天是废历The New Years day,在家玩耍多Happy!但上峰仍叫我们去学校Study,想起来,真是多么的Sorry。
这样的事情,对于蒋介石来说,绝非个例。其主导的很多事情,比如其推行的历次“反腐运动”,做到最后往往都“有头无尾”、无疾而终。蒋先生做事情“光有头,没有尾”,为自己赢得“蒋光头”的雅号,此号绝非浪得虚名。
民间发明了蒋先生的这个称呼后,之所以能够迅速流传开来、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其本人的形象特征也一直是光头。
如去今天要和大家聊的话题就是,蒋先生是天生不长头发、还是人为剃掉的呢?我们先看一张他年轻时的照片。
照片上的蒋介石,当时的年龄大约为30岁,头发虽然不是非常茂密、发际线也靠后,但至少可以看出:蒋介石并非天生不长头发的秃子。
第一种说法,蒋的光头、是自己主动剃的。
蒋介石幼年父亲早逝,其母王夫人将其抚养成人。蒋家世代信佛,王夫人也是虔诚佛教徒。吃斋信佛的她常为幼年蒋介石讲解佛经,并带他去附近雪窦寺礼佛。14岁那年,王夫人还特意为蒋挑选了一位信佛的姑娘作结发妻子。
南怀瑾在《虚云老和尚全集》中提及:蒋介石生平专参笃信“阳明禅”,并受雪窦寺的一个老和尚启蒙,故在壮岁以后,终身不蓄发。南怀瑾认为蒋介石不蓄发,和他信佛有关。
“阳明禅”是明代王阳明先生的学问,大致就是将禅宗的教义、禅宗的语言纳入了儒家学说。台湾有座草山,后来被蒋介石改名为阳明山;蒋对王阳明的崇敬,由此可见一斑。
南怀瑾当然是一家之言。不过,蒋介石和多个佛学大师有机缘却是不争事实,如太虚大师、虚云老和尚等。只是后来,蒋介石改信了基督教。
民间对蒋的光头,还流传其他说法;比如说,他留光头因为一个让他咬牙切齿的对手。他们说,蒋介石不留头发是因为那个一直令他寝食不安他的对手姓毛(即毛主席),所以头顶上“绝不留毛”。
这种说法当然纯属猜测杜撰。蒋介石开始光头时,主席尚未鲲鹏展翅,不可能招致蒋介石如此用心。
蒋介石自己说剃光头是延续军人习惯。50年代他对军校学生的一次训话时说过:其实我并不是光头。但是我在北方的时候,北方系的军人全部都是光头,所以我也留了光头。后来为了革命来到南方,南方军人并不剃发,大家觉得我很奇怪,于是就都以为我是光头了,实际我是有头发的。
蒋介石最早在保定军校学习,而后两度留学日本。保定军校的教育模式一切都参照日本,教官也多选用日本士官学校毕业者。日本军队特别喜欢给军人剃光头。蒋介石将光头解释为北方系军队(或日式军事教育)的行为习惯,似乎合情合理。但是,仔细分析也有疑点。
出身北方系的军事将领许多,他们并非“全部都是光头”,这其中就包括蒋光鼐、陈诚等民国著名人物。他们在校期间会将头发全部剃掉,但一旦离开军校,都不会继续再留光头。因为对于当时的中国人来说,光头还是一种不雅的发型。
蒋介石当然也有选择的权利,但在之后的漫长岁月里,他没有试图改变自己的光头形象;这绝不是因为他喜欢光头。他晚年曾两次澄清自己不是光头、并且对待理发的态度非常认真;因此,蒋说自己光头是军人习惯,更像是在掩饰。
第二种说法,蒋介石得了秃头病。
蒋介石第三任妻子写的《陈洁如回忆录》中透漏:蒋年轻时爱逛妓院,染上了一身花柳病。有人据此推论,蒋介石得的是梅毒,梅毒症状之一就是掉发;蒋的光头,乃是梅毒并发症导致的。
这种说法的问题在于,梅毒可以治愈,并且治愈后、脱掉的头发会迅速长回来。蒋介石似乎不该因此一辈子没有头发。
无论蒋介石光头是否和梅毒有关,其年轻时,是花街柳巷的常客却是不争的事实。在他的日记中可以看到,蒋曾经经常去找妓女陪自己喝酒、打牌、睡觉。
蒋在某日曾写道:“到了妓院,看到床铺脏乱,余拂袖而去。”
一次,从福建到上海途经香港时,在日记中写道:“香港乃花花世界,余能否经受考验,就看今天。”然而,经过痛苦思想挣扎的蒋介石,当天晚上还是去了妓院。
蒋他在日记中承认:“我的毛病就是好色也。”就连在马路上见到美女而心动,他也会写入日记:“见艳心动,记大过一次。”甚至,他在解决性苦闷时,也毫不忌讳地在日记中记下来“以自慰振兴精神”。
据记载,蒋介石在上海有一个相好的妓女叫做介眉。介眉希望与他结婚,此时深陷情网的蒋介石也有此意,但他要介眉写一盟约。而介眉不肯,于是二人的婚事就此没有什么进展。后来蒋要到福建打仗,介眉要跟着一起去。蒋介石没有答应,介眉于是要求他在上海陪她几天。蒋介石不忍舍弃这段感情,便与她又过了几天卿卿我我的风流生活。
但是,事后蒋介石又在日记中写道:“我真是不像话,离开家前、纬儿拉着我的手不让我走,母亲重病在床,我都没多理会,但我竟然在介眉家多住了好几天。”
尽管梅毒导致蒋介石秃头的说法不可全信,但蒋介石从少年到青年再到中年,头发确实经历了一个从密到疏、再到近似于无的过程。
针对蒋二秃子的说法,还有人认为:蒋氏家族可能有秃头的遗传基因。民间也将蒋先生称作“蒋二秃子”,这是因为他在蒋家排行老二、有个同父异母的哥哥,叫蒋介卿。
关于蒋介石的身世,也有说其亲生父亲是河南人郑福安的。其母亲王采玉,大哥郑大发,二哥郑发,他叫合成,又名三发子。王采玉带着蒋介石改嫁给蒋介卿的父亲蒋肇聪。所以,民间对蒋介石也有“郑三发子”的叫法。
有人研究蒋介石的后代发现:蒋家的男性,蒋经国、蒋孝勇、蒋孝严等,乃至孙子辈的蒋友柏,似乎都有“中年脱发”的情形。这不能不使人猜测,也许蒋氏家族真的有着遗传的脱发症,正是这种遗传病才导致蒋介石随着年纪的增大逐渐变成了“蒋光头”。
蒋介石理发的故事
据说,蒋以前每次到汉口,都到武汉老字号理发店“长生堂”、指定戴恒贵或其儿子戴友宝为他剃头。到了晚年,其身边人翁元回忆:蒋介石稀疏的短发,也是定期就要修剪一次的。最早为他理发的是从大陆上带出来的一位老师傅,后来老师傅退休了,就由钱副官接替。蒋觉得他理得很好,之后就一直让他剪发,官邸里头的同仁就戏称他是“天下第一把刀”。
钱副官的名字叫钱如标,当时他专门为蒋介石剃头发、刮胡须;但这个“天下第一刀”,后来却因为把蒋介石“爆菊”,被关了四年。
那是1971年11月间,蒋介石和宋美龄,到高雄“澄清湖宾馆”避寒度假。一日午后,蒋先生大便不顺,就让钱如标为他塞通便甘油球。钱有心事,在塞甘油球时分了心,塞第一瓶时偏了、刺破了蒋的肛门肉。
钱如标居然没有发现异样,还接着塞第二瓶,仍未察觉。蒋介石低头惊见马桶里鲜血淋漓,并觉肛门一阵剧痛,便大声叫骂。其它侍卫赶紧跑进来,只见蒋介石捂着腚、鲜血从指间流出,嘴里还在破口大骂,而一旁的钱如标呆若木鸡;于是就明白了怎么回事,立即将钱如标抓了起来。
蒋介石肛门受创,之后又发炎溃烂,治疗快两个月才痊愈。此后,蒋介石身体更加虚弱。蒋介石一气之下要侍卫长把钱如标即刻移送军法处法办。就在当天下午,钱如标被押往屏东空军基地、被连夜专机解送台北。
钱如标在台湾经营着生意,平日里跟政商界的关系都不错。发生爆菊事件后,跟钱如标交好的政要纷纷向蒋介石求情。经过大家劝解,蒋介石也觉得如果将钱如标法办,肛门受伤之事势必张扬出去,影响形象。
于是,他冷静思考后、把钱如标关在他在台北的士林官邸禁闭室,以家法侍候。从此,宋美龄每次见到钱如标,都会指着他的鼻子破口大骂:“先生的身体就是你这个钱如标拖垮的,就是你这个钱如标害的!”
钱如标名义上被关了禁闭,但官邸人员私下常为他开后门、行方便,并未吃到什么苦头。
”中正头”的故事
撤到台湾后,蒋介石的个人崇拜越来越严重。台湾教育部门,一度要中小学推广“中正头”。
某天,蒋介石的孙子蒋孝勇顶着光头回了家。蒋介石大惑不解,问这是怎么回事。蒋孝勇回答道:爷爷,您难道不知道,我们老师让我们大家理“中正头”,就是要剃个光头的意思,好像全台湾所有的中学生都是要理这种头的。
蒋介石大为不悦。过了两天,在一次军政会议上,他特意说了此事:你们很多人会说我是个秃头或理的光头,其实我是有头发的,只是你们没有注意罢了,我认为办教育的,要中学生理光头是不对的。
于是,这场中学生剃光头的运动,在蒋介石的干预下草草收场、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