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山湖(人退水优的牛山湖“牛”在哪里?武昌鱼的重要栖息地)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人退水优的牛山湖“牛”在哪里?武昌鱼的重要栖息地

极目新闻记者 胡长幸

实习生 吴昱葳

通讯员 周康 王靖 肖俊樊

8月28日,在武汉市东湖高新区牛山湖畔,出伏入秋后的空气中弥漫着清爽水汽的味道。61岁的胡昌发和队友们照例登上了巡逻船,他们每天要巡护的湖泊,正是位于光谷龙泉街和滨湖街辖区范围内、水域面积60多平方公里的牛山湖,号称武汉最“牛”湖泊。

牛山湖为什么“牛”?曾经打渔生活过得很牛的渔民、一度因禁捕而外出赶湖的他们、现在的巡护员,都可以说出几条理由出来:湖泊因为对岸的牛头山而得名,是著名的武昌鱼、鳜鱼原种基地,细鳞鲴省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还有这里常年保持Ⅱ类水质,更是武汉市唯一的湖泊型应急备用水源……

为了坚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退水进、还湖于自然的故事,还在这里延续。

航拍美丽如画的牛山湖 (武汉东湖高新区中华科技园供图)

因牛山得名,渔民的日子过得“牛”

孟秋刚至暑将消,湖风拂面蓝天阔。近日,极目新闻记者随胡昌发等人乘巡逻船划过牛山湖,波光粼粼的湖面清澈见底,可见鱼虾在“水下森林”中嬉戏。抬头眺望,南边更远处,几抹绿影隐隐绰绰,疑海有青山。

青山、绿水和水产成就牛山湖盛名(通讯员供图)

对此,今年61岁的胡昌发再熟悉不过。从他爷爷辈开始,他家就在这片超过60平方公里的水域生活,以船为家,捕鱼为生。他自己高中毕业后,随父打鱼,超过40年。

1973年成立龙泉公社养殖场,1979年组建国营牛山湖渔场、建好牛山湖大堤,1995年渔场改制,2016年破堤退垸还湖,2020年启动长江十年禁捕……但凡是跟牛山湖有关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都已经深深刻进他的脑海里。

“牛山湖其实是梁子湖的一个湖汊。”胡昌发指给记者看,湖的南面有一座山,三面环水,形状似牛头,人称牛山。上世纪70年代成立渔场时,就把这片湖区叫做牛山湖。

他说,还有渔民想象力更丰富,把旁边的梧桐湖比作是牛圈,而湖南边狭长半岛像牛绳。

七分靠想象,左侧青山是牛山湖得名由来(通讯员供图)

在不少渔民心里,牛山湖的“牛”还有更多角度的解释。

牛山湖有名,因为这里是驰名中外的武昌鱼的重要栖息地。“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一阕《水调歌头》让武昌鱼广为人知,而武昌鱼主要产于牛山湖一带。由于这里水域宽广,水深、水温、流速等天然条件合适,渔场人工繁育成功武昌鱼,牛山湖一夜成名。

牛山湖水清。胡昌发回忆,过去牛山湖水质清澈,一眼至少可以看得到3-5米深的地方,水草繁茂鱼虾游。水质最好的时候,大约在上世纪,湖水喝在口里满是清甜。

“牛山湖热闹。多年以前湖面都是渔船和渔网。武昌鱼、大闸蟹、鳜鱼,什么赚钱养什么。”胡昌发印象里,湖里渔获最丰盛时,一年能产百万斤鱼,十几人从捕鱼到运走,往往需要忙一两个月。那时候,早起撒渔网,晚归鱼满仓,湖区渔民的日子过得“牛”。

退垸还湖后,捕鱼能手外出“赶湖”

2016年梅雨季的强降水,让梁子湖防洪形势严峻。7月14日,牛山湖破垸分洪,并永久退垸还湖,以改善整个梁子湖的调蓄能力。有40多年历史的牛山湖渔场,正式谢幕。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由于无序养殖、过度捕捞等原因,牛山湖水质越来越浑浊。到2016年调查显示,湖底的水草覆盖率不足20%,渔获也越来越少。

湖泊的保护,必须告别养殖,养草净水,重建生态。2017年,光谷完成了牛山湖“三网”养殖设施拆除。2018年,牛山湖团头鲂细鳞鲴省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内全面禁捕。2020年,包括牛山湖在内的长江重点水域,实施更严格保护政策。

于是,渔民陆续转岗,或者换工作,或者创业,或者拿社保退休。光谷两个街道几百名渔民“洗脚上岸”,胡昌发也在其中。他舍不得这片湖,却明白还湖于自然的意义。

部分渔民选择去赶湖。所谓赶湖,就是组队带捕捞设备,到外地湖泊或水库中帮养殖户捕捞水产,一般去一趟要忙2、3个月,整体拿到的报酬是每斤2毛钱左右。

牛山湖部分渔民在外地养殖湖区冬捕(通讯员供图)

大概从2016年开始,胡昌发、汪开刚、汪开胜、冯四明等昔日的渔场队友,尝试外出赶湖。从安徽的石塘湖、辽宁的合隆水库,到黑龙江连环湖等水产养殖地,都留下了他们忙碌的身影。

汪开胜记得,黑龙江连环湖面积非常大,湖鱼肥美。他们几艘渔船需要联合行动,拉动渔网,把鱼群赶到一个区域,这个过程至少需要一个月。起网的那一刻,是他们最兴奋的时候。他说,因为捕捞技术好,湖北渔民在连环湖很受欢迎,最多时有100多人在这里。

他们为打发时光、给家里报平安,学会了拍视频、发抖音。家人看见的画面是鱼儿跳跃、人带喜悦、一片丰收的景象。却不知道,赶湖的渔民,一整天漂在广袤的湖面上捕鱼,时不时还要应对刮来的六七级大风,辛劳被刻意隐掉。

在他们的心里,渔获再好的大湖,也不如老家的牛山湖。

牛山湖渔民仍然眷恋自己的水乡(通讯员供图)

水质冠江城,00后加入巡护志愿者

“这里以前是我打鱼的地方,现在成了被保护的对象。”去年12月30日,光谷首个河湖长制禁捕工作站在龙泉街揭牌,大多数外出赶湖过的20多名的渔民,变身成为巡护人。

渔民再上船,变身巡护人(极目新闻记者胡长幸2021年12月摄于牛山湖)

他们眼前的牛山湖早开始恢复生机。从2018年起,牛山湖水质就从Ⅲ类升为II类,2021年牛山湖被定为武汉市唯一湖泊型应急备用水源,今年武汉市发布的2021年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中,该湖泊继续稳居水质最优之列。

慕“清”再来,两位“环评师”现身了:2019年,滨湖街牛山湖畔发现“鸟中大熊猫”青头潜鸭的繁殖证据,候鸟欲变留鸟。同期,代表水质良好的“水下森林”也已经重现,十六七种水草生长期基本覆盖了全年,水草覆盖率达70%以上。

为了让牛山湖更美丽,更多的环保群体加入,立体呵护着这颗武汉湖泊明珠。

在水面,协助巡护队员卢忠良定期坐快艇巡视湖面,他每日的工作是阻止非法捕捞和垂钓。“守护好牛山湖是我下半辈子最重要的事!”在他和队友负责湖段,哪里容易下网,哪里有偷偷钓鱼人出没,他的脑海里有一张地图。

在岸边,“50后”何承忠从2018年起当上滨湖街民间河湖长。从此,他带队巡查在100多公里的湖岸线上,忙着做监测水质,清理垃圾,劝阻违规行为……“天蓝气净白鹭飞,河清岸绿草鱼肥。保护环境树新风,绿色家园自然美。”这是何承忠的水乡梦。

民间河湖长何承忠(左)劝阻违规行为(通讯员供图)

在天上,武汉晴川学院竹蜻蜓飞行协会的几十名00后青年志愿者,从2018年起定期来到牛山湖边,操控无人机,对沿岸扔垃圾、违钓等现象进行“围剿”,累计服务时长超过1万小时。“如果我们的梦想有形状,那一定是更多鸟儿飞在湖面上的模样。”志愿者王震说。

青年志愿者用科技力量保护环境(通讯员供图)

在所有爱湖人的努力下,今后牛山湖会更“牛”:根据相关规划,这里将继续坚持自然保育型定位,确保水质环境更优同时,拟考虑科学规划环牛山湖绿道、环牛山湖道路等设施,让清水绿岸、草长莺飞、鱼戏浅底的生态宝藏,成为美丽武汉、绿色生活的靓丽名片。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标签:

管理员
草根站长管理员

专注网站优化+网络营销,只做有思想的高价值网站,只提供有担当的营销服务!

上一篇:私密乐园,海蒂与噜噜的花园名字由来?
下一篇:情侣游,情侣值得去旅游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