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关之名由来
雁门关,名列我国古代六大名关,是扼守中原与蒙古往来的要冲。关在今山西忻州市代县西北的雁门山上,是长城要口之一。关因山得名。《辞海》“雁门”条:“山名,又名雁门寨。古以两山对峙,雁度其间得名。”《山西通志》:“雁门山…雁欲过者必由此径,故名。依山立关,谓之雁门关。” ???
中国古代六大名关,除了雁门关,还有:潼关,在今陕西,为古代中原和关中的重要通道;函谷关,在今河南,古代关东关西分界处;阳关,在今甘肃,王维:“西出阳关无故人”;昭关,在今安徽,伍子胥过昭关一夜白发;山海关,明长城东段重要关隘,山海关以东地区近代称关东、关外。
古代有多位诗人写过雁门关,如李贺有《雁门太守行》
唐代时,雁门关置于雁门山顶,明代时移筑今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