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来峰(泰山之傲来峰、天胜寨)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泰山之傲来峰、天胜寨

《泰山道里记》云: 又西为傲来山,巍峨特起,有与岱争齐之势,又名芙蓉峰。其巅一洞曰归云,内有石池涌流。自竹林寺西南入,高岸深谷,人单行,攀藤附葛而上,石窦可通,曰寨门,有金贞佑间堤岣。西旁一洞,中可窥天者三,名曰三透天,俗呼玉皇洞。南为天胜寨,坦处可容千人。《岱史》云:“汉刘盆子等聚兵于上。有演武场、张旗石及柱窝、碓磑之迹。”按《泰山纪事》云:“岱西南峰最陡峻处有刘盆子寨。琅 人樊崇起兵于莒,转入泰山,后议立盆子时,兵已数十万,鼓行而西。则盆子固未尝据此,特此崇归盆子部下,名刘盆子寨耳。”元初,僧通慧律师行全结茅球场奉高山天胜寨,即此山巅



傲来峰位于泰山西南,海拔高度达978米。峰高不过泰山主峰,但犀利峥嵘,有古语云:傲来高,傲来高,近看与天齐,远看在山腰。近观傲来峰。自傲来峰经火焰山龙角峰帽檐山月观峰可达泰顶,不过路途较远,只有喜欢泰山的驴子才会选择走此路线。


泰顶俯瞰傲来峰。


登顶傲来峰的路上,北侧可以一览龙角峰火焰山以及近处的八戒石。





登上傲来峰,环顾四周,可见西侧扇子崖、狮驼岭、竹林寺,北侧的万仙崖上的宝瓶崖、三剑石、千年之吻和锥子把,南侧小尖子、黑老婆顶。至于文中提到的归云洞却不知位于何处,有待考证。

天外村通往傲来峰的盘路,石刻多为为善捐款修盘路所留。向上走,却见售票处赫然而立,不知捐资修路的先人见此有何感想?


盘道上行过半,右手侧即为西汉末年赤眉军寨址-天胜寨,四面环山, 形势险要。北崖有石洞,额书“玉皇洞”,洞中可三处窥天,又名三透天。洞前房基、张旗石、柱窝、石臼皆存。西南为跑马场,西北为演武场。再北山坳有三洞,其一额“仙阳洞”。元初僧通慧行全结茅于此,民国年间为女道修行处。说到天胜寨,都是有历史典故的。

西汉末年,琅琊(今诸城)人樊崇领导饥民于王莽天风五年(公元18年)在 县发动起义,不久便发展到一万余人。他们和战时为与官兵相区别,即染红眉为记,故叫“赤眉军”。后来为暂时躲避官兵镇压,便开赴泰山、徂徕山一带建立根据地。他们利用泰山傲徕峰、扇子崖前的有利地势,修栈道、设望哨、开校场、筑房屋,整顿和扩充队伍。王莽于地皇三年(公元22年)派太师王匡和更始将军廉丹率兵十几万,东征赤眉,在泰山南无盐成昌(今东平县东)决战,樊军越战越猛,官兵大败。更始死于乱军之中,王匡落伤而逃,一万余人被歼,这就是有名的“无盐大捷”。后来赤眉军发展到几十万人,刘玄更始二年(公元24年)赤眉军兵分两路直奔长安,当时因“人心思汉”,途中便选立西汉皇族,年仅15岁的刘盆子为帝,立号为“建世元年”。刘盆子原是樊崇部下刘侠御的牛官,所以,后人称天胜寨又叫“刘盆子寨”。



据说当年吴承恩来到泰山,游览泰山数天,将泰山的扇子崖、火焰山、牛魔王洞、狮驼岭、水帘洞、傲来峰等等写进了自己的书中,才有了后来的悟空的傲来国水帘洞,铁扇公主的芭蕉扇等。不过游览泰山的游客大都只是去看看日出,走走红门或者天烛峰路线就满意而归,几乎很少有人知道泰山与吴承恩《西游记》的渊源。


下一期~扇子崖,敬请期待!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标签:

管理员
草根站长管理员

专注网站优化+网络营销,只做有思想的高价值网站,只提供有担当的营销服务!

上一篇:北京航天城(东风航天城十二小时)
下一篇:傲来峰(介绍中国古代名山之一——傲来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