阔别一年,紫金山新索道再度开放
新华网南京7月15日电(周逸灵)15日上午,经过一年多的封闭施工改造,紫金山索道再度面向市民游客开放。
据南京市紫金山索道改造工程负责人徐海滨介绍,新索道改造最大的优点,在于增加客容量、提高乘坐安全性与舒适性。改造前的开放式车厢,被更加安全、易于维护的封闭式六人吊厢所取代,以抵御风吹雨淋的恶劣天气状况;改造后的车厢由深色全景玻璃构成,既可以360度观景,又具有一定私密性;设计人员另于车厢玻璃与厢顶内饰中添加隔热材料,保留通风窗口,以保证游客夏日乘坐舒适度。
据悉,从2016年5月23日起,紫金山索道正式进入停运改造阶段,今年7月1日通过国家验收,新索道建成。新索道全长2139米,设52个吊厢,单程运行时间约为9-15分钟,最大运量为每小时1000人次。相比老索道,大大提升了运行速度、运客效率与特殊天气下的运载能力。由于新索道在原址原线基础上改造,其起迄站点不变,停靠点分别为下站地堡城站、中站紫金山天文台站、上站头陀岭站。索道改造后的票价实行 政府指导价管理,遵循“安全、惠民、保本、微利”的原则,单程票价60元/人次,往返票价100元/人次。
“紫金山索道的一大亮点,就是它有一个天文台中站。”徐海滨说,紫金山天文台是中国人自己建立的第一个现代天文学研究机构,今年还被列入首批中国十大科技旅游基地,为方便游客参观游览,此次改造对中站进行了保留。”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党委书记张丽萍则在开业运营仪式上表示,新索道的开放将大幅改善中山景区的交通状况,将促进一次中山景区人文风景与天文台专业科普特色的全面结合,深入推动了科技、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为南京的经济发展与城市名片的建设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