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辽宁丨丹东锦江山公园,始建于1905年,时称“镇江山公园”
丹东锦江山公园,始建于1905年,时称“安东镇江山公园”,曾为伪满洲国八景之首。此地原为荒山野岭,日本僧人细野南岳1905年在山上建立临济寺,把在本溪湖战死的将士骨灰移来,并在山上修建了日本神社、八幡宫和忠魂碑。1912年,“满铁”将镇江山开辟为休息游玩场地,开始引进樱花等花卉树木,并先后修建了暮桥、花房、路灯、石径、以及镇江书院等。1916年时,公园已初具规模。1932年,公园内增设了东山阁(今锦江山亭)、三角亭、摔跤场、荷花池和动物园等等。
今丹东市锦江山公园入口的牌楼,由安东神社大鸟居改建而成,另一说为拆除大鸟居后新建
公园大门始建于1924年,原为木结构,1935年改建成混凝土结构,1959年改建为具有民族风格的牌坊。它长34米,高17米,总建筑面积为396.7平方米。由安东市建设局设计室孙庆斌设计,城建科负责建设。牌坊顶部雕刻精细,绘以各色古典图案,黄绿相间的彩色琉璃瓦沿檐脊而下,依次排列32个形象逼真的琉璃狮子。卷棚下绘有52幅山水画,每逢佳节,牌坊上560个华灯齐放,五彩缤纷,光彩夺目。
民国时期的安东镇江山公园“満洲八景公选第一位之地安东镇江山”石碑
网友“大麦”2019年拍摄的“満洲八景公选第一位之地安东镇江山”石碑残件
民国时期的安东镇江山公园院内景观
建国后的安东镇江山公园
网络图片,今丹东锦江山公园内一些日伪时期的建筑遗迹
解放后,锦江山公园内修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辽东解放纪念塔和典雅瑰丽的回归阁,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袖珍文化园,并且扩建和修葺了锦江亭、水榭、九曲桥,增设了虎舍、豹舍、狮舍、鸟舍、猴山、熊山、海豹馆、儿童乐园、杜鹃花展厅等设施,栽植了大量花草树木。
注:公园内一些建筑介绍将在接下来的文章内呈现!
初稿:2013年5月于新浪博客
编辑:渡桥
丨关注我,让我们一起了解家乡、了解历史、了解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