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拥有陆军航空兵和海军航空兵两支主要的航空作战力量。和当时的其他国家不同,当时的日本陆军航空兵和海军航空兵互相之间并不对付,这其实也是当时日本陆海军之争的一个体现。在这种影响之下,旧日本陆军航空兵和旧日本海军航空兵自然不可能在包括航空枪炮等方面做到互通有无,反而两者各自建立了拥有自己特色的航空枪炮装备体系。
旧日本陆军航空兵装备过不少航空枪炮
受限于篇幅,同时也为了让读者对这两条不同的装备发展路线有更为清晰的认识和了解,本文将先针对旧日本陆军航空兵的航空枪炮体系进行介绍。从航空机枪开始,为读者朋友们展示相对完整的旧日本陆军航空兵航空枪炮发展路线。
从英制“维克斯”到国产八九式——77毫米“维克斯”航空机枪,这款航空机枪也是大部分早期战斗机的标配型号。在经过少量试用之后,日本陆军对“维克斯”航空机枪的性能很满意。但是旧日本陆军觉得航空机枪不能一直依赖进口,会受制于人,于是便向当时的英国维克斯公司购买了该型号航空机枪的图纸和生产许可证,开始了自己的国产航空机枪之路。
维克斯航空机枪
虽然机枪的图纸和大体结构和原来的“维克斯”航空机枪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是旧日本陆军航空兵却放弃了英国的77X58毫米规格弹药,使用新型机枪弹的日本国产航空机枪就被称为“八九式航空机关铳”,也被称为八九式航空机枪。
日本国产的77毫米旋回机枪”和“八九式77毫米航空机枪时代。
八九式77毫米机枪弹和77毫米航空机枪在威力上的不足,并开始研制口径更大的航空机枪。
亦步亦趋的仿制——127毫米大口径航空机枪的研制计划。
意大利SAFAT127毫米航空机枪”。
一式127毫米航空机枪的设计基础是美制M2型航空机枪,但是其采用的弹药并不是美制航空机枪的127X81毫米规格的弹药。并且,一式127X99毫米相差并不大。
20毫米航空机炮系列——从“ホ1”到“ホ5”
旧日本陆军航空兵装备的第一款20毫米航空机炮是“ホ1/ホ3”型20毫米航空机炮,这款机炮主要是安装在双发重型战斗机的身上,用于执行突击任务或者对地打击任务。
“ホ1/ホ3”型20毫米航空机炮
但旧日本陆军航空兵对战斗机机动性要求较高,因此一直拒绝在单座战斗机上安装火力更为强劲的20毫米航空机炮,理由是过重的航空机炮会影响单座战斗机的空战格斗性能,因此旧日本陆军航空兵的第一代20毫米航空机炮,也就是“ホ1/ホ3”型20毫米航空机炮主要安装在双发重型战机上使用。
美军的B-17重型轰炸机
但是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旧日本陆军航空兵马上发现自己的单座战斗机火力在面对当时的美军战机,尤其是B-17这一类4发重型轰炸机时攻击乏力,美军战机在被日军战机命中多次之后仍然能够正常飞行。在美军战机的刺激下,旧日本陆军航空兵决定研制第二代20毫米航空机炮。
旧日本陆军航空兵的第二代20毫米航空机炮是作为“重单座战斗机”的配套武器而研制的,研制任务直接交给了中央工业株式会社,要求以一式12.7毫米航空机枪为基础进行扩膛改造。同时,出于和旧日本海军竞争的原因,旧日本陆军航空兵要求新型20毫米航空机炮不能够比旧日本海军的九九式20毫米航空机炮更重、更复杂。
二式20毫米航空机炮
中央工业株式会社为了达到旧日本陆军航空兵的要求,除了在结构上尽量进行精简之外,也在20毫米弹药上打主意。原本旧日本陆军航空兵使用的第一代20毫米航空机炮使用的是20X125毫米规格弹药,而中央工业株式会社为了减重,为新航炮配套的弹药则是体积更小,重量更轻的20X94毫米规格弹药,最终的结果就是新型20毫米航空机炮单发威力偏小,新型航空机炮,也就是二式20毫米航空机炮也称为“ホ5”型航空机炮。
30毫米航炮——姗姗来迟的“ホ155”航炮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随着美军战略轰炸机部队对日本本土空袭行动的加剧,旧日本陆军航空兵不得不和当时的德国空军一样,考虑对重型轰炸机的拦截问题。为了能够对防护能力优越的重型轰炸机达到“一击必杀”的效果,旧日本陆军航空兵曾经短暂实验过包括37毫米炮在内各种大口径航空机炮。
“ホ203”型37毫米航空机炮
但是这些大口径航空机炮本身并不是全新研发的,而是以旧日本陆军已经有的半自动步兵炮为基础改装而来的,整体重量超标严重,性能并不能够满足旧日本陆军航空兵的使用要求。在经过多次试验之后,旧日本陆军航空兵认为30毫米是航空机炮的最佳口径,于是决定研制全新的30毫米航空机炮。
两种“ホ155”型航空机炮
新型30毫米航空机炮被命名为“ホ155”型航空机炮,研制工作被交给上文提到过的名古屋造船厂。旧日本陆军航空兵要求“ホ155”型航空机炮应该有两种子型号,即“ホ155-I”型航空机炮和“ホ155-II”型航空机炮,前者为重装型号,主要装备给双发重型战斗机,后者为轻装型号,主要装备给单座轻型战斗机。
“疾风”战斗机也曾装备“ホ155”型航空机炮
不过此时日本本土已经严重缺乏资源,加上美军空袭对名古屋兵工厂的研制和生产任务造成了严重的影响,“ホ155”型航空机炮本身质量存在较大的问题,旧日本陆军航空兵在验收测试时甚至发生过机匣断裂的恶性事故。“ホ155”型航空机炮到战争结束前仅生产了1200多门,对战事的影响不大。
后记——毁于内斗的航炮发展之路
纵观整个二战,日本获得的先进航炮并不少。比如当时的德国曾经通过潜艇向日本提供了一批德制MG151/20航炮,战争后期甚至还提供了了MK108航炮的相关技术材料。
MG151/20航炮
但是这些先进航炮的技术资料分别掌握在旧日本陆军航空兵部队和旧日本海军航空兵部队手中,因为旧日本陆海军内斗的影响,两支航空兵部队并未将手上拥有的先进航炮技术拿出来做充分的交流,导致到战争后期,旧日本陆军航空兵才勉强使用上满意的航炮,这对于一个穷兵黩武的侵略者来说,也是注定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