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孤台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井陉历史上最高职位官员——金代恒山公

北孤台人武仙 (上)


许力扬

武仙,是金末元初历史舞台上的一位叱咤风云人物。也是井陉有史上以来为官最高、经历改朝换代之际历经战役最多、也留下诸多争议的人物!

武仙因为是为捍卫金朝统治,同入侵中原的蒙古人以及投靠蒙古人的汉人而战,所以在元代史书中多遭到非议。这也影响到了后人对武仙的认识。如清代乾隆间正定知府、广东阳揭人郑大进在《井陉怀古》十二首诗中,在“孤台怀古”一首诗道:“兔走西山有武窑,岩关孰与白云绕。忠贞合弔藏孤处,降将当年事数朝。”此诗中首句与末一句即指武仙抗元兵败后,藏匿井陉西山相公岩一事;末句指武仙在真定抗元被围无奈降元、后又背元投金事(均详见其后之文)。

由于《金史》是元代人编写的,所以对武仙采用的是诋毁的写法。这如同清代史书抹黑明代如出一辙。是可以理解的。所以,在昔日在史书中,武仙也都是以反面人物出现的。

但是,如果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处在当时的环境中,作为统治北方八十余年的金朝子民,面对横扫欧亚大陆、强势入侵的游牧民族蒙古大军杀戮,恐怕除了逃匿,凡有血性的爱国民族人士,都会反抗异族入侵的。

看看金元之际著名诗人元好问的诸多诗文,无不站在拥金反元的立场上;再看看当时文人刘祁的《归潜志》一书,所记载金末文武官员忠于金朝、以及蒙古人对汉人、女真人的野蛮杀戮……这样,你就会对武仙,这位国家存亡之际竭力力挽狂澜却被人诬称为“反复无常小人”的历史人物,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了!而近年也有学者对金末的武将、尤其是武仙也有了新的客观评价了!

此文,分上、下篇两部分,依据《金史》、《元史》等资料,较详细客观地叙述一下武仙的一生的传奇经历。以使更多的邑民了解这位先贤的悲壮一生。

上篇 征战河北 数败不馁 忠于本朝 初心不改

一、武仙身世以及当时金朝统治下的北方局势

武仙出生在金代的威州。史书中记述武仙籍贯时称为“威州人”。此威州的概念是指当时整个井陉而言,与今天的县北行政机构威州镇的概念不同。而是金元时期井陉境域所在的州一级行政机构——威州。

金灭北宋两年后的金太宗天会七年(1129年),金朝便把原宋朝所辖地井陉县(宋时井陉县设有天威军)升置为陉山郡军。军,是宋代所设的或高于县、或与县平级的一种行政机构。设军,也是鉴于井陉为北方军事重镇与交通要隘的缘故。但金设陉山郡军不久又改设称为“威州”(或为依宋之天威军而称),属河北西路管辖。所以凡史书中所称金元时的威州,非是今日威州村,而是泛指井陉县而言。

金 恒 山 公 武 仙 画 像

(许力扬绘制)

武仙出生于当时威州南部、甘淘河上游的孤台村。宋金时期孤台耿氏是当地的望族,而武氏自宋代起,世居甘淘河北岸的北孤台村。(即今井陉县北孤台村。当时孤台依甘淘河而分南北两部分,但统称孤台)。

由南孤台北望北孤台村

1962年考古发掘的北孤台宋金时期

武仙祖茔墓之一内貌

武仙并非是有人所称的地主豪绅,而其出身农家,有资料记载其年幼时因为家贫曾出家当过道士。

当时女真族已灭掉北宋、统治北方八十多年。

虽然南方有汉人的南宋政权,并不断的北伐以期驱逐胡虏、收复中原失地。但都以失败而告终。所以当时“遗民泪洒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的北方汉人,早已对南宋朝廷收复中原失去信心了。再加上金朝统治者对汉人逐渐采取了宽容政策,尤其是被称为“小尧舜”的金世宗时期,积极恢复农业生产减轻农民负担,招收流亡、开垦土地。为了恢复发展经济,金世宗躬行节俭,不尚奢华,严于律己,约束大臣。不到数年国库充实,民间殷富;政局稳定,财政充足。金世宗统治三十年间北方人口由300多万户增至670万户。百姓享受了三十年的太平。金世宗开创的“大定之治”,为之后其孙金章宗的的“明昌之治”奠定了基础。大定、明昌之治共历四十余年。

北孤台武仙故居遗址出土大板瓦(完整长40厘米)

而同时,井陉境内经济文化也得到长足发展。从目前遗留的苍岩山福庆寺、显圣寺、龙窝寺及南王庄石窟寺多处等金代大定间重修开凿碑记可以得到佐证。所以,井陉百姓对金朝的统治也采取了顺从拥护的态度了。

二、面对蒙古军队入侵屠戮 武仙揭竿带领乡人奋勇抗击

到十三世纪初的,北方兴起的蒙古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并发兵外侵。

十三世纪初的蒙金战争形势图

金卫王完颜永济大安三年(蒙古成吉思汗六年,即公元1211年)、次年以及金宣宗贞佑元年(公元1213年)蒙古曾三次征伐中原的金朝。尤其第三次伐金,成吉思汗率军大败金军之主力,并包围了金国的首都中都(今北京)。当时,河北一带除中都、真定等十一城未陷落外,其余尽被蒙古军占领。

第二年五月,新即位的金宣宗因畏惧蒙古军,乃下诏将国都南迁到当时金国的南京(即今河南开封)。当时,河北一带官绅士族也纷纷随金宣宗南迁以避祸灾。

金宣宗贞佑三年五月,蒙古大军进攻留守金中都的金军。不久,中都陷落,蒙古军烧杀毁城。之后又大肆攻略河北、山东等地。中原之地生民涂炭。

因金朝官员及军队多已跟随金宣宗南逃,地方管理及军队保卫机构都已经空虚瘫痪。无奈,河北及山东两地百姓为了保卫家乡,便自发组织地方武装抵抗蒙古人的烧杀抢掠。

蒙古军扫荡河北之前的贞祐二年,威州的官吏士族也随之逃走。例如被软禁在井陉境内十多年的金世宗庶子镐厉王的子孙们,也是在这一时期被金军押送到河南继续囚禁的(详见以后所发文章)。

当时武仙见到井陉境内无人管理一片混乱,便召集一批当地百姓,揭竿而起,拿起刀枪棍棒组成自卫武装,占据山寨,保卫桑梓。

当时,井陉南部百姓多去投靠武仙,以便依靠他的武装来保护家园。很快,武仙的队伍便迅速扩大,继而名声大震。

当年秋天,金兵又派兵收复河北中南部部分失地。金宣宗便奖赏金兵南撤时,河北、山东一带组织地方武装抗蒙的带头人,并授给官职以为褒奖。武仙名列其中,获得一个家乡当地的最高行政长官----威州代理刺史。从此,没有任何经济政治背景的一名井陉的普通小百姓-----武仙,便被推上了上了政治舞台,开始了他二十余年数起数落、历大小数百战的抵抗蒙古人的军事生涯,以致最后死于疆场尸骸无还。

金代的官吏服饰基本与宋代相同

三、征战河北数起数落

金宣宗贞佑三年(公元1215年),随父兄归降蒙古并被任命为右副都元帅的史天倪,随蒙古军首领木华黎攻略河北。所过州县无不望风归顺。武仙奉命率军由威州经获鹿赶赴真定防守。史天倪围真定并强攻。而武仙据险防守,史天倪久攻不下,无奈乃移兵去进攻大名。此战是武仙出山来的第一次战斗,也是他和史天倪这位元初名将反复征战、合作的开始。

当时,河北一带尚有部分城池未被蒙古军占领,在河北、山东一带尚留有部分金朝军队及地方武装。于是,远在河南的金宣宗,便想收复已被蒙古军占领的金中都。于是,在新改年号后的兴定元年(公元1217年)三月,下诏征调金朝的山东东平军,拟经真定协助金朝中山知府兼中都留守苗道润,大发兵北征以期收复中都。

当时,有金将石海占据真定反叛,并阻挡住经由真定的山东东平军不能北行。金宣宗见状,急命武仙率威州军到真定平定叛乱、并接应东平军。

武仙到真定后,会合金将郭文振、粘割贞等,合兵攻陷真定,斩杀石海及其叛党二百余人,又降石海部将葛仲、赵林等,并缴获了石海僭越称号的大批物品。此战获胜之后,金朝宣差招抚使惟平,奏请金宣宗犒赏武仙。

金宣宗看出武仙是一个真有军事才能的人,也是河北一带一个可利用依靠的人物。于是除奖赏物资以外,又给武仙封官----任命武仙为威州刺史(不再是代理了)兼真定府治中并代理真定知府。不久,又升迁武仙为同知真定府事(即副知府)兼洺州(今河北永年)防御使,并遥领河平军节度使(遥领即挂一个空衔的意思,犹如今天的名誉XX);而一同随武仙平叛的武仙的哥哥武贵,也被授予邢州(即今邢台)刺史;而武仙的同族人武振,接替武仙担任了威州刺史。

金代的河北中部行政区划图

当年八月,成吉思汗封木华黎为太师、国王,率领蒙古军队数万人再度攻金。木华黎一改从前肆意烧杀抢掠和夺地后不守的惯例。重用金朝降将汉人史天倪兄弟、以及石天应、张柔等。一举攻克金国河北、山东、山西等地数十城。并留置官吏镇守。木华黎又先后诱降了金中山知府李明、赵州刺史李禹、洺州刺史张立以及威州刺史武振和武仙的哥哥邢州刺史武贵等一大批金朝官吏。唯有真定还牢牢掌控在武仙手中。

次年冬,武仙率军数万主动出击,进攻蒙古将张柔于满城。被张柔击退。武仙转而率军四万南攻蒙古所占的束鹿。守将王义据守不战并突袭武仙军。武仙损失数千人退回真定。

兴定三年春,武仙又率兵攻张柔于完县,未能取胜;乃派遣大将葛铁枪又与张柔战于新乐又败绩。武仙随后发奇兵,突袭张柔老巢满城。张柔急忙回兵救援。激战中飞箭射中张柔。武仙军士见到后高声呼喊:“张柔中箭啦!”意图瓦解蒙古军心。不料张柔拔出箭支,带伤鏖战。武仙不敌,率军败退。尔后武仙数次与张柔的军队激战于祁阳、曲阳等地皆失利。当时,武仙所辖的唯有真定一座城。

武仙见军士多经征战疲惫不堪,便留下副将段佐守真定,自己带领主力军退到获鹿西的抱犊寨上进行修整。蒙古将董俊乘机率兵夜袭真定,段佐不备且手下人少,真定城遂也被蒙古军占领。

昔日武仙重要根据地鹿泉抱犊寨

四、金宣宗助力武仙重振军威

兴定四年(公元1220年)春,想一举收复失地的金宣宗,见到河北一带不但未能收复,且有丢失许多城池。而所能依赖的只有武仙了。于是便大发兵支援武仙。并给武仙加封了好几个官衔----真定知府兼经略使、遥领中京留守(中京即金中都,现在的北京。当时已被蒙古人占领。这是挂个空衔,相当于现在的名誉中都警备司令,表示金朝不承认蒙古人的占领,还要再收复)、代理元帅右都监等。这些官衔放到今天也是够显赫的了!

有了显赫的官衔,再加上补充了军队,武仙军队的士气大振,很快便回兵下山!其势如破竹,一举拿下了抱犊寨东30里外的真定城。

这时,原来归降蒙古的一大批金朝官吏,见到武仙又高举起金朝的大旗,便纷纷反戈一击响应武仙。如中山府治中李全举中山、永安军节度使刘成举威州、武仙的哥哥武贵举邢州,都背叛蒙古归顺金朝。而占据邢州西山的南宋将领彭义斌,也举大旗声援武仙。一时间,武仙的名声响彻河北大地。

金宣宗听说后大喜,便立即加封归降的人。其中武贵封为安国军节度使。与此同时,金宣宗又拨银两资助河北、山东一代反抗蒙古入侵的当地豪强武装,并授予官衔。意图借助这些地方武装驱逐蒙古人而收复失地。

为了进一步鼓舞这些抗蒙武装的士气,金宣宗又下诏书,把这一带九位已封了官的豪强首领都加封为“公”。公,是古代五等封爵公、侯、伯、子、男爵位里最高的爵位。古代必须有特大功劳的人才能获得此爵位。武仙,因守卫真定而被封为恒山公(真定古代曾称恒山郡)。除此之外,九人还兼任宣抚使(一方的最高军政官员),进阶银青荣禄大夫(正二品衔)。并都赐给“宣力忠臣”的名号以为褒彰。同时又给予每个人“总领本路兵马、署置官吏、征敛赋税、赏罚号令。得以便宜行之”的权利。即许可武仙等在其管辖之地设置官员、征收赋税等。给予如此大的权力,几乎可与唐末的藩镇相比拟了。

随后,金宣宗还下诏鼓励这些人道:“乃者边防不守,河朔失宁。卿等自总戎昭,奋殚忠力。若能自效,朕复何忧?宜膺茅土之封,复赐忠臣之号。除已划定所管州县外,如能收复邻近州县者,亦听管属。”就是鼓励武仙等人再接再厉,抵御蒙古、为金朝收复更多的失地。

当时,金朝在河北、山东一带未被蒙古占领九府地域之中,要数武仙的管辖地区最大:总管中山(今定州)、真定府、沃州(今赵县)、冀州、平定州、抱犊寨、栾城、南宫等地。除此之外,若论财富兵强,也要数武仙最为强盛了!这时武仙的地位达到最高、成就也最为辉煌时期,成为井陉历史上官衔最高、权力最大一位军政人物!

五、被困真定无奈暂降

可是好景不长,当年秋天,蒙古军队数十万人,又在木华黎的率领下大举进攻河北。武仙相继率领军队与蒙古军多次激战,均都被军力强大蒙古军打败。武仙只得退到真定城中据守。

蒙古大军将真定团团围困。武仙数次率军突围都告失败。此时蒙古大军准备强攻真定。史天倪的从弟史天祥献计说,强攻恐怕伤及百姓,不如派人劝降武仙。他若不投降再攻城也不晚。木华黎听后便派人往见武仙,晓以祸福。武仙担心蒙古人一旦强攻,城陷后肯定会大肆杀戮无辜,出于为城中百姓考虑,便答应举城投降。

蒙古兵占领真定后,成吉思汗遂任命史天倪为河北西路兵马都元帅、真定知府镇守真定,而又任命武仙为副手(真定府同知)协助史天倪共同治理真定。当时武仙的哥哥武贵任金朝的邢州(今邢台)节度使。

木华黎占领真定后率兵南下围攻邢州。武贵引兵退守于邢州西山。史天祥率人由小道攀上偷袭,击败守军将武贵活捉。当武贵听说其弟弟武仙已经投降蒙古军后后,便也归降了蒙古。

六、寻找时机 两次叛蒙归金

武仙在真定府同知的任上,与史天倪共同管理真定数年。蒙古军中许多人怀疑武仙不是真心投降。史天倪的父亲史秉章告诫史天倪:“我偷偷观察武仙这个人说话做事很久了,看这样子,他终究会和我们不一心。”

史天倪不以为然,其父见到此情景,认为早晚得有祸变。便带领两个孙子返回老家永清了。另外,史天倪部下董俊、王守道等也都劝史天倪及早采取措施处置武仙,以免后患。

武仙也早察觉到这些情况,便小心提防,默默等待机会。

恰逢有人告知远在河南的金宣宗,说“武仙并非真心投降蒙古人,只是被围无奈投降蒙古、他也在等待时机起事”的消息后,便派人化妆成商人拿着密信来找武仙。

武仙看到金宣宗的密信后大喜,便暗中准备寻找时机叛蒙古归金。机会终于来了!

金宣宗元光二年(公元1223年)三月,蒙古军首领木华黎因病死于山西闻喜军中。当时,武仙正在邢州他哥哥武贵处,听到这一消息认为时机已到,便和他哥哥一起在邢州举旗反叛蒙古归金!

当蒙古军听说武仙反了以后,当即派元帅右都监何实率兵5000来镇压。武贵处没有多少兵,而武仙的部下都留在真定。没多久邢州城就被何实攻破了。

武仙仓皇出城北逃。无奈,只好又返回真定向史天倪认错投降。好在成吉思汗没有追究武仙的罪过,还下令恢复了武仙真定府同知的职务,仍与史天倪共同管理真定。

是年冬十月金宣宗病逝,金哀宗即位,次年改元正大。

金哀宗正大二年(公元1225年)春,史天倪听说武仙的部下在井陉西部腰水寨(今相公岩),占据山寨养精蓄锐以待机的消息。便偷偷率兵到井陉将山寨捣毁并将士兵尽数杀死。

昔日武仙屯兵之所威州西山腰水寨

(今日井陉辛庄乡相公岩)

武仙知道后大怒,便瞒着史天倪准备举事。

二月间,恰逢史天倪的母亲要回老家永清,史天倪便派其弟弟史天泽护送北行。武仙见是个机会,便偷偷在其府中设下伏兵,又派人去请史天倪来府中赴宴。

史天倪应邀带几个士兵过来赴宴。不想宴会当中武仙摔杯为号,伏兵以齐拥上,将史天倪当即杀死。随后又举旗发号,叛蒙古归附金朝!

当时真定府附近州县,听到武仙又归降金朝,也纷纷举旗响应。

七、坚守抱犊寨 失利回井陉

当护送其母北行的史天泽行至半途,突然听到武仙兵变并杀死其兄的消息后大惊。便就近向在满城的张柔求救。张柔便派给史天泽援兵数千,史天泽便伙同族弟史天安等,率兵杀回真定要替史天倪报仇。

武仙连忙派将到半路阻击但被击败。随后,史天泽会同在藁城的董俊一举攻破真定。武仙率残兵从真定南走转战于宁晋、赵州一带。

此时,驻扎在赞皇五马山的汉人抗蒙义军首领彭义斌,以南宋将领名义派兵接应武仙。而史天泽遂率兵攻破五马山并擒杀彭义斌。

当时,武仙部下伤亡殆尽,其东部州县也多被蒙古军占领。武仙只得率领残部向西撤退,进驻其经营多年的根据地----鹿鹿抱犊寨,以及西部井陉一带的方岭、高公等山寨互为犄角。并招集散兵,囤积粮草,以图再振。

一个月后,武仙派人秘密潜回真定,并联络城内旧部下做内应。自己又率领精兵乘夜色里应外合,一举又占领真定。史天泽不备仓皇越城逃跑,到藁城联合董俊以及蒙古军,回兵反攻真定。武仙不敌,便弃城奔回抱犊寨。

而史天泽随后即率大军围攻抱犊寨。寨破后,武仙乃率残部向西撤退,退到其家乡威州井陉境内,依仗县南城山寨等据点,召集溃军、乡兵,设险据守,以图自保。在井陉,武仙养精蓄锐凡两年。元气渐渐恢复。

北孤台武仙故居遗存的上马石

金哀宗正大四年(公元1227年)。当时蒙古军队已灭掉西夏,成吉思汗便回师灭金。攻破金兵在甘肃一带防线。不久成吉思汗病死。其诸子争夺王位,暂缓了对金的进攻。但当时的金朝,北有强大蒙古军队入侵,南有南宋军队夹击。形势仍极为危机。急需有作为的武将来力挽狂澜。

当金哀宗听说到往年驰骋河北一带的名将的武仙,尚躲在威州山中时。便急忙派人由河南奔波千里来到井陉寻找武仙。

武仙见过金哀宗的信后,考虑到蒙古军队实力强大,难以抵挡。而自己在河北一带除井陉外,已没有立足之地。而金朝收复河北恐怕也无可能了。出于对自己的后路考虑,武仙决定到河南去,投归金哀宗。

经过充分的准备之后,第二年开春,武仙留下部将赵贵、齐福和王显等在井陉,经营县南部其家乡障城、孤台一带的根据地,以为日后的归路。自己则带领亲信军士,南出太行,辗转到河南投靠金哀宗。

自贞佑二年武仙在家乡起事、拥兵自保任威州刺史开始,到离开井陉转奔河南时,武仙这位出身卑微的草根兼草莽英雄,在河北一带抵抗蒙古入侵,经历大小战斗百余场,已历时十五年。除在同史天倪共同治理真定的六年中,有闲暇外,剩下近十年的时间多是在铁马秋风的征战之中度过的。北从今天保定一带,南到邢台周边;西从井陉、获鹿山寨,东到冀县、宁晋平原,广袤的河北大地上,几乎都留下了武仙征战的足迹。

小结:

武仙主要作为:

1、初期:保卫家乡免遭异族侵略及匪寇抢掠

2、后期:为金朝驱逐入侵的蒙古人、收复被占土地而战

结果:大势所趋,难以抵抗横扫欧亚的强大蒙古军队

数起数落,不改忠于本朝反对外族入侵之初衷


许老师今天的文章又让人涨了不少知识,

想不想立即拥有整本的《井陉古今名人》?

在大陉网就可以订购

《井陉古今名人》

扫描下方的二维码

添加生活通客服为好友

支付购书费用50元即可

书本可在大盟传媒三楼领取

地址:井陉县微新路45号 大盟传媒三楼

热线:0311—82030777


《井陉古今名人》一书是由许力扬老师自费出版的。是井陉本土历史文化方面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欢迎大家来支持许力扬老师!

欢迎大家来支持《井陉古今名人》!

欢迎大家来支持我们井陉本土的文化事业!

给我在看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标签:

管理员
草根站长管理员

专注网站优化+网络营销,只做有思想的高价值网站,只提供有担当的营销服务!

上一篇:自驾游线路推荐
下一篇:厦门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