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工部长斯佩尔整合纳粹四大系统,建立完备的德国军工体系
更有甚者,新部长斯佩尔还获得了比前任更大的权力。此前德国的军工部门分由四大系统掌控。除了斯佩尔的军械部,还有帝国经济部、戈林的“四年计划”组织、国防军统帅部战时经济军备处等等。纳粹党地方行政部门和各军种也有各自的组织和权力。希特勒在1942年5月7日发布命令,规定由斯佩尔统一领导军事经济。国防军统帅部的军备经济部门、占领区的军工部门等等,都置于斯佩尔管辖下。
可是斯佩尔的权力依然有限。他其实只能管辖陆军生产部门。海军部门的权力要到1943年春天才能得到;空军则要等到1944年8月。同时,皮革和纺织品之类基本物资依然掌握在经济部长手中。在国内,各霸一方的纳粹地方长官们也强烈反对削弱消费品生产。这些长官从中渔利不少。
斯佩尔只能竭力提高工业效率来增加军火生产。具体措施是建立一些专业部门来取代全面管制。于是产生了众多所谓主要委员会和工业瑞恩。主要委员会负责管理生产军火、飞机发动机、机动车等;工业瑞恩则负责原料、半成品和附件,包括电工产品、有色金属、工业玻璃、陶瓷制品等等。委员会和瑞恩分工相当细密,而且各管一摊,加上都是由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因此对所负责部门都非常熟悉。
与1941年相比,1942年的德国军工产量有所提高。比如生产了636门150重榴弹炮(1941年只有516门)、1249门105轻榴弹炮(1941年1160门);制造了994辆四号坦克(1941年只有467辆)。可总体来说,提升还是非常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