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有些传说,
翻阅古籍才能揭开她神秘的面纱……
咱章丘铁路南有座山叫胡山。相传,胡山和泰山原是姐妹俩,泰山是妹妹,胡山是姐姐,胡山比泰山还高呢。
很久以前,有个姓胡的员外无儿无女,只和老伴相依为命。胡员外乐于助人,他老伴心地善良,夫妻俩很受村人拥戴。
有一天,村上来了个要饭的,胡氏赶紧拿出吃的穿的打发,可那人啥也不要,非要胡氏亲手做的面饼。众人都指责那人,要哄出村去。胡员外劝住大家,只好让老伴做了面饼送给了要饭的。那要饭的拿了饼,从衣服角里摸出一个黑泥丸子,送给了胡员外说:“这是粒灵丹,让夫人吃下,包治你们多年的陈病,一定要吃下。”说完就走了。
胡员外看看那黑泥丸子,有些恶心,随手扔出去了,回到屋里当笑话给老伴说了。老伴一听,埋怨他不该扔,兴许那人有来头。胡员外一听,觉得有道理,就让人到院外把丸子找来了。胡氏拿在手里细细看了,忽然眉开眼笑,一仰脖吃下去了。
过了些日子,胡氏觉得身上有些不舒服,让人看了,才知道她是有了身孕,二人大喜。果然胡氏怀胎十月,生下一对女儿。村里人都来贺喜。
胡家二女非常聪明伶俐。长到十五岁,出落的像花一样俊。村里人都说是仙女下凡。胡员外老两口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免不了有些娇惯。姐姐像母亲那样温和宽厚。妹妹呢,爱使些小性子。姐姐处处依着她。
一天,姐妹俩在院里玩,玩烦了,俩人来比个子。一比姐姐比妹妹高出一大节子,妹妹不高兴了。心想我怎么就不能比姐姐高?我一定要超过她。俩人约定明天一早再比。果然第二天一比,妹妹比姐姐高出一大节。妹妹挺得意,姐姐笑笑说明天再比。妹妹怕姐姐比自己高了,就跑到山神那里借来了神鞭。山神告诉她,只能抽一下,千万不能抽两下,妹妹趁姐姐睡着的时候,狠狠抽了一鞭,姐姐一下子矮下去了。贪心的妹妹怕姐姐再想新招比自己高了,不顾山神的话又狠狠地抽了第二鞭。姐姐一下子变成一座高山。这就是后来的泰山。
胡员外见大女儿变成了大山,又气又急,又伤心,一怒之下把小女儿赶出了家门。小女儿走出家门后,来到一个尼姑庵里当了尼姑,苦苦修炼了九年,为赎自己对姐姐的过错,这天夜里,也造化为一座小山,这就是现在的胡山。(高洁)
朝阳洞,坐落长白山东段之阴,“仙洞玉帘”属长白山“八景”之一。洞口呈半月形,洞门底横长,直径8米,高半径4米,石门缩在洞口内约米深,蔚为壮观,悠哉幽哉。
相传,石洞门1800年开启一次,里边住着长眉李大仙(俗称长眉老祖爷)。凡逢遇之人,必然得到神仙的馈赠,从而福星附身,骤然变为人间富豪贵族。永享百年。这一天,天气阴沉,山下贫苦人家的孩子金柱和玉秀上山砍柴、采药,忽然间发现一道金光以洞中射出,伴之雷鸣般的声音传入耳中,随之优美的钟鼓乐声从洞中传出。好奇的他们两人,放下手中的斧刀,提着空篮子赶到洞口,欲看个究竟,却遭到两个全副武甲铁彪大汉的阻拦,经过一番交涉,守护人禀告了大仙,大仙命乐队相迎而入,在金碧辉煌的大厅,举行盛宴招待。其两人系贫家后代,从未见到过这般场景,更没尝到过如此仙肴美味,显得十分尴尬,接受李大仙盛情接待。
当酒足饭饱后,两人辞别李大仙,赶路回家时,天已进入朦胧夜色,李大仙命部下提着篮子送至洞门口,并吩咐他们说:“竹篮内之物,路上不许动看,带回家去自有用场。”这二人在归途中好奇心情急切,纳闷篮内究竟装有何物?于是,随手掀去破旧的大红神袍,发现尽是些莠草穗、柿子萼、软枣萼之类。他们想,这些东西山坡上尽是,带回家去无用,便顺手将这些东西倾倒在悬崖间。当这些物类与山体碰撞后,发出铿锵银铃般悦耳的声响。他们回到家中,气愤地把篮子向地上一扔,取火点灯后发现竹篮的缝隙中被夹杂着两只丁香金耳环在闪闪发光,顷刻,他们解开了途中所倒之物与山体碰撞金属声响的迷团,恍然大悟!但却悔之晚矣!……(周义军)
“白云掉罢归来晚,黉塘夜雪粉妆城”,这是《章丘八景寺》的结尾二句。朋友,你如果能吟诵这佳句绝唱,那么你熟识黉塘岭的典故和黉塘岭南麓二里之遥的南王庄吗?
据传,隋朝绿林好汉程咬金八岁丧父,幼年便和年迈体弱的母亲相依为命。程咬金自小练就一手绝活,从五更鸡叫到繁星满天,便可扎60个竹筢,靠赶集上店卖竹筢养母度日。
一年的腊月初八,程咬金从历城彩石村五更动身来章丘城关大集卖筢子。俗话说:“腊八腊八,冻煞叫花”,这天是寒风刺骨,滴水成冰。中午过后,西北风刮着“饭巴拉子”直扑人面。到散集时分,程咬金一个竹筢也没卖出,这时,已是鹅毛大雪漫天飞舞,天地一片混沌,田野难辨路径。
程咬金满肚愁苦误走到黉塘岭下,路上冰雪有一尺多厚,举步艰难。正在犯愁之际,猛丁,从南边走来一位白花玉髯、身披蓑衣的长者。程咬金一扫满面愁云,撂下竹筢忙上前鞠躬施礼,请老人家指路。长者听罢,举步向岭上走去说:“你跟我来罢!”只见长者撒开脚步,不紧不慢地走在前面,程咬金在身后气喘吁吁地紧追不舍。走了半里多路来到岭上,长者停步转身朝前面一指,只见茫茫雪原上立着一座城池,城前长着一片漫无边际、青枝绿叶的青纱帐。一株株高粱秸秆壮如竹,叶片碧翠欲滴,穗头赤红欲燃,籽粒诚实饱满……
长者对程咬金嘱咐道:“折几穗新高梁米,快回家跟老娘熬粥吧!”程咬金一听心中纳闷,自己未向长者诉说身世,他怎知我家有老母?惊喜万状,忙双膝跪地叩头,答谢长者拯救之恩。
程咬金欲折高粱,又担心主人不在有“偷青”之嫌,正在犹豫之际,长者笑道:“这是我的一片高粱,雪天抽穗,腊月成熟,你尽管折穗便是!”程咬金和长者素昧平生,不便多取,只伸手折取了五穗高粱塞进干粮袋中……
长者又引程咬金至黉塘岭南麓,朝西南方向一指道:“你尽管顺着朝西南的大道走走,傍黑天便可到家。”说罢,竟隐遁城中不见踪影……
掌灯时分,程咬金赶回家门,把黉塘岭上折取高粱的事向老母讲述一番。老母惊喜道:“天无绝人之路,这是神灵保佑!”程咬金忙不迭地取出穗头一看,母子顿时惊呆了,原来竟是万颗黄金豆粒,在灯下熠熠生辉、耀眼夺目……
日后,程咬金加入绿林行列,盘居瓦岗寨,他被封为“福王”。程咬金欲报答当年长者赐舍救命恩典,便封黉塘岭为“仙岭宝地”岭南村为“南王庄”。
黉塘岭如今已是绿树成林,梯田缠绕。夏季,浓荫蔽日;秋天,满岭荡珠垂下,果似繁星;平坦宽阔的油漆公路横贯东西;名扬全市的相公庄镇花炮厂座落于黉塘岭正中,黉塘岭已经成为名符其实的物华天宝“风水宝地”了,而“黉塘夜雪粉妆城”的千古绝唱可能是出自程咬金雪天取宝带有传奇色彩的神话典故。(王韶钟)
“黑刘庄”的由来
地处官庄乡三角湾村的宝珠山水库,是处山明水秀,风景怡人的旅游胜地。水库中宝珠山的来由,有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
从前,三角湾村里有一户姓蔡的人家,夫妇俩老实巴脚,靠租种村财主王保长家的几亩土地为生。夫妻俩膝下无子,独有一女,芳名宝珠。宝珠生得天生丽质,十五、六岁时出落的像一朵出水芙蓉,是当地有名的小美人。平时,宝珠常常到村边河里洗衣洗菜,经常和给王财主家担水的小长工五福儿相遇,俩人见面后都会情不自禁地驻足说会话儿,时间一长,双方互生爱意,海誓山盟,私定了终身。
王财主是位心狠手辣的家伙,村里三分之二的人家都是他的佃户,有时遇到灾荒年景,他从不减租减息,丝毫不管穷人们的死活。飞扬跋扈的他,在村里欺男霸女,再加上他是村里的保长,有钱有势,人人都怕他,所以,人们暗地里称他为王刀子。
宝珠儿长得如花似玉,被贪色的王财主垂涎三尺。于是,他派管家到蔡老汉家去提亲,想把宝珠纳为小妾。蔡老汉夫妇一听,差点把肺气炸,心里骂他好不要脸,自己都五、六十岁了,还想娶个十几岁的姑娘,那不是作孽吗!但又惹不起他,老两口只好以闺女还小为由来推辞拖延着。宝珠更是宁死不屈,坚决不同意。
几次威胁利诱,提亲不成,王财主终于恼羞成怒,开始带上家丁上蔡老汉家索要往年欠下的租债。钱滚钱,利滚利,一清算竟有八十两银子之多。蔡老汉夫妇心里叫苦,双膝跪地苦苦哀求放过他们一家,但对心如蝎蛇的王刀子又有何用呢!
几天后,王财主给蔡老汉罗织了许多莫须有的罪名,买通了官府,把蔡老汉抓走,关进了大牢。放出话来说,若是应允这桩婚事,万事皆休,欠他家的债一笔勾销,蔡老汉也会平安无事。不然,债归债,钱要还,蔡老汉还会罪判充军发配。王财主想迫使宝珠儿家就范。
宝珠娘在家哭天喊地,悲痛欲绝。宝珠儿也悲哀到了极点。是呀,父亲拉扯自己长大容易吗?为了这个家他不知受了多少苦,流了多少汗,可现在为了自己要捱这种牢狱之灾,自己又能怎么办?真是欲哭无泪,心不甘啊!
(徐宝天)
相传,天宫里的王母娘娘召集蟠桃会。到会的神仙里头有个叫峭谭的,因为他多喝了酒,晕晕乎乎,光想睡觉。他就向王母娘娘请了个假,说他要去睡霎。王母娘娘问他啥时候才能醒,峭谭说:“睡到太阳晒着腚。”说完,一路云光来到龙藏洞,倒在龙床上就睡开了。龙床上一躺。他的灵魂就离开了躯体,投胎转世了。他在凡世上修炼成仙,活了八百八十岁。这就是后来传说的“彭祖活了八百八,不如峭谭睡一霎”的典故。
下次又开蟠桃会,王母娘娘这才想起峭谭睡觉的事,就告诉了观音菩萨。观音向王母娘娘说,也该叫醒他了。王母娘娘说他有言在先,得等到太阳晒着腚才能睡醒。他睡觉的地处正是个山洞,又那么深,啥时太阳才能晒着腚呢?观音就命令木叉行者去叫醒他。木叉来到龙藏洞,一看呢,那个峭谭睡的正香,就用铁棒捅破了洞顶。这一下子,太阳照进来了,正好晒到了龙床上,晒着了正在睡觉的峭谭。他一翻身就醒了。
这就是龙藏洞的洞顶上,为啥有了个天窗。有了这个天窗,三十多米深的洞里,啥也看得清清楚楚。每年夏天有那么几天,正响午的太阳光真照到龙床上。
相传很久以前,刘家道村南头有一个庙,人们起名叫草庙子。这庙不大,方圆有二亩地。庙里有一个泥身土地,经常显灵。
庙门前有一条弯曲小道,一条很深的小河沟横跨小路,上面用三页棚石,石面光滑,跟桥一样。庙周围有一搂多粗的松树好几十棵,行人路过这里,都感到阴森可怕。
元朝末年,皇帝做了个梦,梦见一头牛,两个尾巴,呲牙咧嘴向他冲来。牛头上印着鲜红的“明”字,他一惊之下醒了。第二天,他叫算命先生给他算命。算命先生说:“一牛加双尾是个“朱”字,“明”于日月同行。从卦上来看,不好于我主。有一个姓朱的人造反,要夺你的天下。”皇帝大吃一惊,这还了得!传下圣旨,凡是姓朱的一律斩杀不留。
说有一个人,名叫朱元璋,自幼家境贫穷,五岁丧父,和母亲相依为命,讨饭为生。这天,官兵杀净朱姓的圣旨传到了宁埠。朱元璋正在这一带要饭,他见官兵来抓他,吓得他慌忙向北逃去。官兵骑马就追。他拼命往前跑,跑到这座桥上,见一个老头,朱元璋请求老头把他藏起来。这个老头用手一指,意思是叫他躲在桥下,朱元璋向沟里一跳,钻到了桥下。一霎工夫,见一些大蜘蛛爬满了桥两头。这些蜘蛛口吐长丝,很快把桥洞缠严。又有一些蝼蛄把他下沟的脚印拱没。追兵追来,不见了朱元璋,一个当官的便令小兵们庙里庙外细细查找,也没有查着一点痕迹。一个灰胡子的兵说:“看桥下有没有。”另一个小兵说:“看桥下挂满了蜘蛛网,地下也没有脚印,不会藏到桥下。”当官的亲自看了看,确信没有,就下令直往前追去。
后来,朱元璋做了皇帝,为报蜘蛛的救命之恩,降旨拨下万两金银,修一座金狮子、玉栏杆、一百单一空的大桥。封土地庙主为山东总土地,翻修庙宇,重塑金身。可万两金银拨下来,各层贪官污吏,七扣八留,到了县府,剩下不多了,光修了一孔小桥来应付皇上。
相传,明水的水是泰山流来的。有一年,章丘大旱,河水断流,民不聊生。碧霞元君想拯救章丘的百姓,就把泰山水神召来,吩咐说:“眼下,章丘老百姓正遭受旱灾,你从泰山底下的水源中,分出一股送到章丘去。为了沿途不发生争抢,你要趁着天黑从地下暗暗流过去,等到章丘,你再从地下流出来。”水神忙问:“从这里到章丘要淌多少时辰?”碧霞元君说:“我算好了,天一黑你就流,天明露出地面就行。”水神受命而去。水流流到锦屏山以北的时候,水神忽然觉得上面非常明亮,以为天明了,就露出头来一看,是一个村庄,在月光下非常明亮。水神说了一声:“怪不得这么明亮,原来是月宫!”说完就钻到地下继续向北流去。就在水神说这句话的时候,恰巧被这个村的一个长者听见了。从此,这个村就改名为月宫村。从那以后,水神露头的地方成了一个小泉眼。这里的百姓给它取名为“珍泉”。
水神从月宫地下向北淌了三十里,天色大亮,水神露出地面。从此,这里禾苗得救了,水源涌水了。四方的百姓纷纷搬来居住,逐渐形成了一个村庄,这就是明水。
商务合作 | 83268655 83668777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本信息整理自“章丘区文化馆”。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