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大奢华烂尾寺院栖隐寺探秘,最美乡村公路山花烂漫正当时
妙峰山路,是一条在北京骑行圈人气颇高的山地公路。这条公路,以落差大、弯道多、视野开阔、风景美著称,是放松身心、锻炼身体的好去处。
妙峰山一带,属太行山余脉,山势峭拔浑厚,和京北秀气陡峭的燕山山脉大不相同。
从京拉线转入妙峰山路,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向北上行六公里,转入南樱路,到达第一个停车点,樱桃沟民俗旅游村,村子下方有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英国老师庄士敦的避暑别墅“乐静山斋”。
不过,当地一位朋友告诉我,房子早就拆没了,现在的房子是后来为了搞旅游开发新修的仿古建筑,没什么看头。别墅地址位于一个高台上,为一长方形独立院落,院子里种了竹子、玉兰花等花木,房子面朝宽阔的山坡,视野开阔,脚下有一道溪流,不得不说,这宅子的选址很好,上风上水。
仰山栖隐寺
樱桃沟村背后的半山腰,有一处规模宏大的荒废仿古寺院,仰山栖隐寺,即便是在妙峰山路上远眺,也非常惹眼。栖隐寺的规模有多大呢,占地面积比北京第一大寺院潭柘寺还要大许多,难怪当初宣称是“京西紫禁城”、“京西小故宫”,可想而知,开发商重建古寺也是花了大价钱的,结果呢,当然是血本无归。关于栖隐寺烂尾的原因,网上的说法是,因为破坏性过度复建被叫停,荒废至今。
要知道,栖隐寺所在地,已经有上千年的寺院史,最早是北魏太和年间的隆寿寺,后在金代达到鼎盛,最多时僧众逾万、香火鼎盛,最终,寺院毁于抗日战争年代。大概,和全国各地许许多多的仿古开发一样,栖隐寺的开发商步子迈得太大了,灵魂没跟上,把佛门境地搞得不伦不类,暴殄天物,最终自食恶果。也不知道栖隐寺未来终将会是怎样一个结果,是就这样继续烂下去,让风霜雨雪杂树荒草收拾残局,还是说有人会接过这个烫手山芋,重新规划、建设。
虽然栖隐寺荒废已久,可是上山的路还是封闭的,不让进。许多寻踪访古的游客,来到封路的木栅栏前只得掉头下山。也有不少驴友,在好奇心驱使下从远处的山间小路徒步摸到栖隐寺一探究竟,披荆斩棘,倒是有几分探秘荒山鬼屋的神秘紧张刺激感了。如果在这里拍摄个《倩女幽魂》之类的影视剧,连布景的流程都可以省一省了。
离开樱桃沟村,回到妙峰山路上,来到第一个发卡弯的位置,有一个咖啡馆,名叫“弯道咖啡”,在这条路上骑行的朋友大概都不会陌生。老板是一位瘦削精干的中年大叔,他也是一位骑行爱好者,知道骑行路上最重要也最难得的就是必要的补给,骑行者从山下上山,来到此处,喝一杯咖啡,休息一下,恢复了体力,就有力量继续往上走了。
继续往上,连续几个发卡弯,海拔高度快速攀升,视野越来越开阔,气温越来越低,风越来越大,山上的山桃花、山杏花还是要比山下开放的晚一些,花期也更长一些,当山下的花儿都已经绽放了,山上的树还有很多含苞待放的花骨朵,渐次开放,让人一眼望尽花儿生命中的各个阶段。
妙峰山这一带,山花更密、更广,沿着弯曲盘旋的盘山公路往上走,不管是路边,还是往对面的山上看,大片大片的雪白淡粉色,把整个山坡装扮得美丽动人,让从此经过的人大饱眼福。路的终点有娘娘庙(惠济祠)灵感宫、回香阁、玉皇顶等庙宇,始建于辽金,重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
禅涧路
玫海香堤
与妙峰山路相接的禅涧路→大禅路,是一条榜上有名的最美乡村公路,在我看来也非常值得一走。这一段路的前半程,海拔更高,有一千米左右,行驶在路上,右侧的山峰巍峨雄壮,左侧层峦叠嶂一览无余,让人心胸开阔。若是夏季,大概是能看到云海的。
途中经过玫海香堤,这里是停车休息、拍照的地方,听名字就知道此处种植玫瑰,制售玫瑰酥饼。玫海香堤修建有简易便道,可以供游客走到山坡上与山花近距离接触,上可仰望高山,下可俯视山谷、远眺层峦叠嶂,也是个观日落晚霞的绝佳位置。
过了玫海香堤,道路急转直下,无数连续的发卡弯一直把人带进谷底,不管是自驾还是骑行,不断的旋转、巨大的落差,移步换景,给人带来的感官刺激,都不输红井路、双大路和胡关路,在北京地界能排前五,毫无疑问。
大禅路沿途风光很美,对驾驶技术的要求也不像其它山路那样高,只要放慢脚步,谨慎驾驶,便可以安全地遍览沿途美景。
大禅路
自驾骑行线路
北京→妙峰山镇樱桃沟村,60km,1.2h,仰山栖隐寺、庄士敦别墅
→弯道(咖啡厅),4km,0.1h
→妙峰山森林公园·玫瑰谷,6km,0.2h
→妙峰山风景名胜区,4km,0.2h
→玫海香堤(禅涧路),12km,0.5h
→大沟村(大禅路),9km,0.5h,禅修谷生态走廊带
→炭厂村,1.5km,0.05h,神泉峡风景区、灵溪风景区
→下安路(G109京拉线),8km,0.2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