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镇山,医巫闾山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医巫闾山风景区位于辽西走廊咽喉要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这里山石、林木、天象、水景等自然景观奇异多姿,各种名胜古迹、历史文物遍布其中,是我国辽代历史遗迹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辽文化、明清文化、北方封禅文化赋存其间,佛道教文化兴盛,民俗文化特色浓郁,是山岳古迹型国家级风景区。

医巫闾山历史悠久,典籍记载见诸中国最早的史书《尚书》,其历史可追溯至四千多年前的虞舜时期。医巫闾山是舜封十二大名山之一,也是中华五岳五镇之北镇,历代尊封不断,隋朝诰封医巫闾山为北镇名山,并依山立祠;唐朝封为广宁公;宋辽金时期封为广宁王;元朝封贞德广宁王;明朝封北镇医巫闾山神;清朝沿用明神号。在辽代、清代帝王来闾山巡游祭祀有四十二次。

闾山文化积淀深厚,据不完全统计,从辽金至清末,历代名人骚客留下来的吟咏医巫闾山的诗歌超过五百首,其中,清朝皇帝诗文占十分之一。经过整理挖掘的医巫闾山民间风物传说有数百篇,超过五十万字。

这里人文景观近百处,跨越千年。景区内有辽、元、明、清历代构筑的书堂、亭、阁、寺庙二十多座,碑刻摩崖遗存数十处,有代表性的人文景观有辽代的崇兴寺双塔、旷观亭;元代的耶律楚材读书堂;明代的北镇庙、北镇鼓楼、望海寺等;清代的观艺亭、观音阁等。碑刻摩崖类有辽代护山佛摩崖造像;明代游目天表、北镇名山等摩崖刻石;清代乾隆皇帝五言三十韵诗碑、圣水盆诗碑等碑刻。

这里自然景观富集。山石景观奇特,山水交融,构造出独特的山水奇观,最为著名的是石棚飞瀑和关公勒马望鱼池。植物景观丰富,古松苍劲:景区松树为亚洲地区独有黑油松树种,山地适应性极强,呈现形态各异。最为著名的是经乾隆皇帝御封的云巢松,民间也称万年松,此外还有迎客松、可怜松、母子松、石抱松、姊妹松等不胜枚举。梨花香雪:每年春季,山脚下万亩梨花盛开,花白如雪花香四溢,成就一大奇观——闾山香雪海。秋枫如丹:秋季来临,霜染红叶点缀在翠绿的山壑沟谷间,呈现一派北方秋季典型的景色。

医巫闾山风景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形成了北方历史文化名山独特的神韵。众多来过医巫闾山风景区的国内园林界专家都认为闾山兼具峨眉之秀、黄山之奇、泰山之雄、桂林峰石之美的特点。医巫闾山历来被视为东北三大名山之首。

医巫闾山风景区于1985年对外开放以后,严格按照国务院《风景名胜区暂行条例》的要求贯彻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方针,把保护景区旅游风景资源作为首要任务。

为实现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奋斗目标,北镇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专门召开了全市动员大会,成立了医巫闾山5A级景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覆盖整个景区的工作网络,对景区的山体、植被、配套工程等进行了全方位的生态保护和修复,目前景区软硬件建设已基本到位,服务配套已基本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已日趋健全,并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和管理团队。遵循《医巫闾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合理适度利用旅游资源,不在景区内建楼堂馆所等基础设施,严禁一切开山取石的行为,保持山体风貌的完整;景区的建设和改造突出修旧如旧与环境协调一致的原则;加强植被病虫害的监测与防治,设置专职护林队伍,保护景区林木安全;加强景区边缘地带绿化,保护生态,涵养水源;禁止在景区内放生一切外来动物,保持物种的稳定安全。保护是景区可持续发展利用的基础,正确处理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辩证关系,以保护为资源开发提供合理的发展模式,以开发建设为景区资源保护提供持久动力,促进景区持续协调良性发展。

医巫闾山,这座历史文化名山,正以崭新的姿态迸发出勃勃生机。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标签:

管理员
草根站长管理员

专注网站优化+网络营销,只做有思想的高价值网站,只提供有担当的营销服务!

上一篇:北镇医巫闾山(中国景区风光——医巫闾山风景名胜区)
下一篇:湘潭步步高,湘潭楠竹山步步高红绿灯拍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