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式太极拳十三式口令教学?
1. 预备
屈膝松胯。
2. 起势
一:提膝开步,脚尖点地。
二:踏实,移重心。
三:双手平举,与肩同高。
四:松肩坠肘下按,落于两胯前侧。
3. 金刚捣碓
一:左掤托,左手鼻前中线,右手平托于胸前中线。
二:双手翻转,移重心,右脚尖翘起。
三:移重心,身体转正,提膝。
四:开步,脚尖上翘里合。
五:踏实,向后划、向前挤。
六:向下、向前、向上撩掌,展脚,上步穿掌。
七:上托下按,变拳翻掌,下落。
八:提膝冲拳。
九:下落。
4. 懒扎衣
一:坐腕穿掌移重心。
二:移重心,两手打开。
三:提膝开步合手。
四:踏实,转腰开膝扣脚。
五:移重心,转腰开膝扣脚,走上弧线移重心打开,左手叉腰。
六:放松下沉,身体回到正方向。
5. 六封四闭
一:左手走上弧线找右手相合。
二:移重心下捋。
三:转腰开膝,移重心,两手合于左肩前侧。身体回到正方向。
四:转腰收脚按掌。
6. 单鞭
一:两手相合。右手掌指接左手掌根。
二:右手收到肘窝处变勾手,两手对开,身体回到正方向。
三:提膝开步。
四:踏实移重心转腰开膝,扣右脚。
五:移重心,转腰开膝,穿掌。移重心,走上弧线打开。
六:放松下沉。身体回到正方向。
7. 金刚捣碓
一:右手走下弧线找左手。
二:两手走上弧线向后划,向前挤。
三:向下、向前、向上撩掌,展脚,上步穿掌。
四:上托下按,变拳翻掌,下落。
五:提膝冲拳。
六:震脚下落。
8. 白鹅亮翅
一:坐腕穿掌撤半步。
二:移重心收脚。
三:撤步两手相合。
四:转腰开膝。
五:移重心,变虚步,两手打开。
六:放松下沉,身体回到正方向。
9. 斜形
一:斜劈。
二:展脚提膝。
三:开步。
四:向后划。
五:移重心,右手合于耳畔,左手落于腹前中线。
六:搂膝扣脚立掌。
七:向前推向外开。
八:放松下沉。身体回到正方向。
10. 搂膝
一:两手相合,停于左膝上方。
二:向上平托。
三:转腰挥送。
11. 拗步
一:提膝。
二:开步,双手向后划。
三:向前拍按。
一:展脚提膝。
二:开步。
三:向前拍按。
12. 斜形
一:横砍。
二:展脚提膝。
三:开步。
四:向后划。
五:移重心,右手合于耳畔,左手落于腹前中线。
六:搂膝扣脚立掌。
七:向前推向外开。
八:放松下沉,身体回到正方向。
13. 搂膝
一:两手相合。
二:向上平托。
三:转腰挥送。
14. 拗步
一:提膝。
二:开步。
三:向前拍按。
一:展脚提膝。
二:开步。
三:向前拍按。
15. 掩手肱拳
一:展脚提膝两手打开。
二:开步合手。
三:移重心两手打开。
四:转腰开膝两手相合。
五:移重心。左手前按,右手收于腰际。
六:移重心。
七:转腰开膝,出拳。
16. 金刚捣碓
一:两手画小圈相合。
二:移重心右掤。
三:上步穿掌。
四:上托下按,变拳翻掌,下落。
五:提膝冲拳。
六:震脚下落。
17. 收势
陈式十三式口令词?
陈式太极拳是明末清初,河南温县陈家沟陈?第九代陈王廷所创,陈式太极拳将阴阳、动静、正反、有?、形神等对?统?的哲理和宗教、哲学、伦理、医学、武学、艺术等精神资源融?武术之中,集技击、强体、健?、益智和修性为?体,是符合?体运动规律的优秀拳种,属于国家级?物质?化遗产。陈式十三式口令词具体如下:
1、预备式
2、起势
3、棚捋挤按
4、采挒肘靠
5、前进后退
6、左顾右盼
7、中定
8、棚捋挤按
9、采挒肘靠
10、前进后退
11、左顾右盼
12、中定
13、收势
太极十三式和陈式的区别
太极十三式拉丝陈一式是缠丝
陈式太极十三刀刀法口诀?
太极刀是太极拳运动系列的短器械,常见的有陈氏太极刀,杨氏太极刀,吴氏太极刀
其中陈式太极十三刀的刀法口诀:
1.虚步抱刀 2.提膝抱刀 3.弓步扎刀 4.右.左弓步推刀 5.插步扎刀 6.并步劈刀 7.架刀蹬脚 8.(转身)弓步藏刀 9.盖跳步缠头 10.弓步藏刀 11.盖步裹脑 12.(右)弓步藏刀 13.垫步绞刀 收势抱刀
陈式太极齐眉棍13式分解教学?
陈式太极齐眉棍13式:
第一招 青龙出水
第二招 童子拜观音
第三招 饿虎扑食
第四招 拦路虎
第五招 腰拦枪
第六招 斜披横扫眉
第七招 井拦倒挂
第八招 中心入碓
第九招 俊鸟入巢
第十招 面披背崩
第十一招 拖杆
第十二招 黄龙三搅水
第十三招 收回怀中抱月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