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其位,谋其政”,党员干部选择了做人民的“公仆”就要切实为民排忧解难,谋福造利。人民心中有杆秤,是轻是重,一称便知;人民心中有把尺,是长是短,一量便晓,党员干部要将人民的满意程度作为衡量工作是否取得实效的标准,要不断艰苦奋斗,造福于民。
党员干部要身怀爱民之心。正所谓“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党员干部要常怀爱民之心,真情实意为民着想,不管身处怎样的位置都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急百姓所急,乐百姓所乐,要与人民保持“鱼水”之情,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党员干部对人民要常怀感恩之心,做到耐心与人民沟通,细心为人民办事,忠心为人民服务,唯有真正做到顺应民意,才能够收获民心。
党员干部要恪守为民之责。“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党员干部身处岗位,当履职尽责,为百姓创造幸福不该只是喊喊口号,纸上谈兵,不能只是搞形式主义,做表面功夫。党员干部要用实际行动主动作为,要深入一线、走进基层,要倾听人民的诉求,解决人民的矛盾,维护人民的利益,争做人民满意的“勤务员”。
党员干部要多办利民之事。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的矛盾也日益增多,党员干部要多办利民之事,多解人民难事,切实改善人民生活,增强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党员干部要将民生“小事”当做国家大事来办,要出台惠民政策,改善基础设施,强化兜底保障,让每一个人都能够享受到国家的温暖与关爱。
党员干部要竭力取民之信。取得人民的信任才能够提高党的公信力,党员干部要讲规矩,守纪律,保持良好的作风,保持“自身干净”,成为人民值得信任之人;要强化学习,增强本领,提升素质,提高办事的效率,成为人民值得依靠之人;要发扬钉钉子的精神将人民的每一件事办好、办实,成为人民值得信服之人。
古人云“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党员干部要永葆为民情怀,真情实意为民考虑、为民办事,当面临风险,要挡在前;面临困境,要干在前;面临挑战,要冲在前,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切实为民服务。(四川广元丁茂华)
来源:中新网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