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李白明堂赋诗全文?
- 2、一个木一个西念什么?
- 3、云际泉雁池有什么故事?
李白明堂赋诗全文?
明堂赋
李白〔唐代〕
昔在天皇,告成岱宗,改元乾封,经始明堂,年纪总章。时缔构之未辑。痛威灵之遐迈。天后继作,中宗成之。因兆人之子来,崇万祀之丕业。盖天皇先天,中宗奉天。累圣纂就,鸿勋史宣。臣白美颂,恭惟述焉。其辞曰:
伊皇唐之革天创元也,我高祖乃仗大顺,赫然雷发以首之。于是横八荒,漂九阳,扫叛换,开混茫。景星耀而太阶平,虹霓灭而日月张。钦若太宗,继明重光。廓区宇以立极,缀苍颢之颓纲。淳风沕穆,鸿恩滂洋。武义烜赫于有截,仁声馺 (马沓) 乎无疆。
若乃高宗绍兴,佑统锡羡,神休旁臻,瑞物咸荐。元符剖兮地珍见,既应天以顺人,遂登封而降禅。将欲考有洛,崇明堂,惟厥功之未辑兮,乘白云于帝乡。天后勤莲辅政兮,中宗以钦明克昌。遵先轨以继作兮,扬列圣之耿光。
则使轩辕草图,羲和练日。经之营之,不彩不质。因子来于四方,岂殚税于万室。乃准水臬,攒云梁,馨玉石于陇坂,空瑰材于潇湘。巧夺神鬼,高穷昊苍。听天语之察察,拟帝居之锵锵。虽暂劳而永固兮,始圣谟于我皇。
观夫明堂之宏壮也,则突兀瞳曨,乍明乍蒙,若大古元气之结空。巃嵸颓沓,若嵬若嶪,似天阃地门之开阖。尔乃划岝峉以岳立,郁穹崇而鸿纷。冠百王而垂勋,烛万象而腾文。窙惚恍以洞启,呼嵌岩而傍分。又比乎昆山之天柱,矗九霄而垂云。
于是结构乎黄道,岧嶤乎紫微。络勾陈以缭垣,辟阊阖而启扉。峥嵘嶒嶷,粲宇宙兮光辉;崔嵬赫奕,张天地之神威。
夫其背泓黄河,垠濑清洛。太行却立,通谷前廓。远则标熊耳以作揭,豁龙门以开关。点翠彩于洪荒,洞清阴乎群山。及乎烟云卷舒,忽出乍没。岌嵩喷伊,倚日薄月。雷霆之所鼓荡,星斗之所伾扢。挐金龙之蟠蜿,挂天珠之硉矹。
势拔五岳,形张四维。轧地轴以盘根,摩天倪而创规。楼台崛岉以奔附,城阙崟岑而蔽亏。珍树翠草,含华扬蕤。目瑶井之荧荧,拖玉绳之离离。(扌致)华盖以傥漭,仰太微之参差。
拥以禁扃,横以武库。献房心以开凿,瞻少阳而举措。采殷制,酌夏步。杂以代室重屋之名,括以辰次火木之数。壮不及奢,丽不及素。层檐屹其霞矫,广厦郁以云布。掩日道,遏风路。阳乌转景而翻飞,大鹏横霄而侧度。
近则万木森下,千宫对出。熠乎光碧之堂,炅乎琼华之室。锦烂霞驳,星错波沏。飒萧寥以飕飗,窅阴郁以栉密。含佳气之青葱,吐祥烟之郁律。
九室窈窕,五闱联绵。飞楹磊砢,走栱夤缘。云楣立岌以横绮,彩桷攒栾而仰天。皓璧昼朗,朱甍晴鲜。赪栏各落,偃蹇霄汉。翠楹回合,蝉联汗漫。沓苍穹之绝垠,跨皇居之太半。远而望之,赫煌煌以辉辉,忽天旋而云昏;迫而察之,粲炳焕以照烂,倏山讹而晷换。蔑蓬壶之海楼,吞岱宗之日观。
猛虎失道,潜虬蟠梯。经通天而直上,俯长河而下低。玉女攀星于网户,金蛾纳月于璇题。藻井彩错以舒蓬,天窗赩翼而衔霓。扶标川而罔足,拟跟挂而罢跻。要离欻矐而外丧,精视冰背而中迷。
亘以复道,接乎宫掖。坌入西楼,实为昆仑。前承后疑,正仪躅以出入;九夷五狄,顺方面而来奔。
其左右也,则丹陛崿崿,彤庭煌煌,列宝鼎,敌金光。流辟雍之滔滔,像环海之汤汤。辟青阳,启总章。廓明台而布玄堂,俨以太庙,处乎中央。发号施令,采时顺方。
其阃域也,三十六户,七十二牖,度延列位,西八东九。白虎列序而躨跜,青龙承隅而蚴蟉。
其深沉奥密也,则赤熛掌火,招拒司金,灵威制阳,叶光摧阴,神斗主土,据乎其心。
若乃熠耀五色,张皇万殊,人物禽兽,奇形异模。势若飞动,瞪眄睢盱。明君暗主,忠臣烈夫。威政兴灭,表贤示愚。
于是王正孟月,朝阳登曦。天子乃施苍玉,辔苍螭,临乎青阳左个,方御瑶瑟而弹鸣丝。展乎国容,辉乎皇仪。傍瞻神台,顺观云之轨;俯对清庙,崇配天之规。钦若肸蚃,维清缉熙。崇牙树羽,荧煌葳蕤。纳六服之贡,受万年邦之籍。张龙旗与虹旌,攒 金戟与玉戚。延五更,进百辟,奉珪瓒,献琛帛。顒昂俯偻,俨容叠迹。乃洁菹醢,修粢盛,奠三牺,荐五牲,享于神灵。太祝正辞,庶官精诚。鼓大武之隐辚,张钧天之铿訇。孤竹合奏,空桑和鸣。尽六变,齐九成,群神来兮降明庭,盖圣主之所以孝治天下而享祀窅冥也。
然后临辟雍,宴群后,阴阳为庖,造化为宰,餐元气,洒太和,千里鼓舞,百寮赓歌。于斯之时,云油雨霈,恩鸿溶兮泽汪濊,四海归兮八荒会。咙聒兮区宇,骈阗乎阙外。群臣醉德,揖让而退。
而圣主犹夕惕若厉,惧人未安,乃目极于天,耳下于泉。飞聪驰明,无远不察,考鬼神之奥,摧阴阳之荒。下明诏,班旧章,振穷乏,散敖仓。毁玉沉珠,卑宫颓墙。使山泽无间,往来相望。帝躬乎天田,后亲于郊桑。弃末反本,人和时康。建翠华兮萋萋,鸣玉銮之鉠鉠。游乎升平之圃,憩乎穆清之堂。天欣欣兮瑞穰穰,巡陵于鹑首之野,讲武于骊山之旁。封岱宗兮祀后土,掩栗陆而苞陶唐。遂邀崆峒之礼,汾水之阳,吸沆瀣之精,黜滋味而贵理国,其若梦华胥之故乡。于是元元澹然,不知所在,若群云从龙,众水奔海,此真所谓我大君登明堂之政化也。
岂比夫秦赵吴楚,争高竞奢,结阿房与丛台,建姑苏及章华。非享祀与严配,徒掩月而凌霞。由此观之,不足称也。蒙况瑶台之巨丽,复安可以语哉!敢扬国美,遂作辞曰:
穹崇明堂倚天开兮,巃嵸鸿蒙构瑰材兮。偃蹇坱莽邈崔嵬兮,周流辟雍岌灵台兮。赫奕日,喷风雷。宗祀肸蚃,王化弘恢。镇八荒,通九垓。四门启兮万国来,考休征兮进贤才。俨若皇居而作固,穷千祀兮悠哉!
一个木一个西念什么?
多音字。一个念qi,一声。栖qī。另一个念xi,一声。栖xī。
具体念法详见以下注释。
基本字义
1.鸟禽歇宿:“夫以鸟养养鸟者,宜~之深林”。
2.居留,停留:~身。~息。~止。~遁(隐居,遁世)。~迟(游息,居住)。
详细字义
〈动〉
1.(栖本作“西”。同“栖”。形声。从木,妻声。本义:鸟类歇息)
2.同本义[perch]
鸡栖于厅。——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山有栖鹘。——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3.又如:栖竿(捕虫鸟的黏竿);栖山(栖息于山。指隐遁);栖峙(栖止伫立);栖荡(栖息游荡);栖歇(栖止,歇止);栖鸟(栖宿于树上的鸟);栖鸟于泉(使鸟停息于泉中)
4.停留[stay]
遥谢荷蓧翁,聊得从居栖。——晋·陶渊明文
与汝双栖。——清·林觉民《与妻书》
5.又如:两栖(水陆两处生活);栖迟(游息);栖所(居留之地);栖泊(居留;停泊;寄居)
6.居住;寄居[dwell;lodgeat]
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国语·越语上》
7.又如:栖苴(寄生在树上己枯萎的草);栖住(居住);栖凭(居住安身);栖寓(寄居,暂住);栖处(栖居,寄居)
8.隐居[withdraw]。如:栖云(隐居);栖遁(归隐);栖崖(隐居山林);栖衡(隐居);栖影(栖踪,隐迹;寄生);栖游(隐迹优游)
9.寄托[place(hope,etc.)on]。如:栖托(依托,托身);栖诚(寄托心志);栖情(寄托情志);栖志(寄托情志);栖意(寄寓心意)
〈名〉
1.居息的处所,止息的地方[inhabitaion]
疲马恋旧秣,羁禽思故栖。——孟郊《鸦路溪行呈陆中丞诗》
2.床[bed]
二嫂使治朕栖。——《孟子·万章上》。注:“栖,床也。”
3.另见xī
常用词组
1.栖地qīdì
[cache]一群昆虫冬眠的地方(如地下的洞穴)
2.栖禽qīqín
[percher]栖木类鸟具有适于栖息在高处树木上的双足鸟
3.栖身qīshēn
[stay;sojourn]寄生;暂住
暂时在朋友家里栖身
4.栖息qīxī
(1)[roost]∶歇息
夜里,鹧鹕在残枝上、草丛下、灌木丛下栖息
(2)[stay]∶暂住
那些旅馆已被废弃,而我们就在那里栖息
(3)[liveinseclusion]∶隐遁
5.栖霞Qīxiá
寺庙名
拥至栖霞禅院。——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6.栖止qīzhǐ
[stay]停留,居住
栖xī
基本字义
1.〔~~〕形容不安定。
2.〔~遑〕a.忙碌不安,到处奔波;b.被迫。均亦作“栖皇”。
详细字义
〈形〉
1.忙忙碌碌;不安定[rushing]
六月栖栖,戎车既饬。——《诗·小雅·六月》
2.又如:栖屑(奔忙不安的样子);栖栖(忙碌不安的样子);栖栖默默(忙碌而失意的样子);栖遑(栖皇,栖惶。忙碌不安,奔忙不定)
3.孤独[alone]。如:栖栖(孤寂零落的样子)
4.另见qī
云际泉雁池有什么故事?
关于云际泉
云际泉,早在元代就已闻名。元代大诗人萨都刺曾游历并题诗,留有 “长吟入云际,袖拂日边霞”,“闻说名泉奇,观倒泻银河”等诗句。“泉出过雁峰崖畔,水声潺潺流远,犹如天边云际而出,故名‘云际泉’”。可见原来涌水量之大。泉旁曾建有楼亭,池中刻九石龙泄水,亭上书匾“九龙亭”,所以民间俗称九龙泉。
2009年6月,云际泉这一千年古泉在旧址上被重新掘出,虽出水量不比从前,但仍为今日雁门关之难得胜景。清代曾任福建布政使的代州人冯云骧留有《过雁门云际泉亭》四首诗作,现刊于泉旁,以飨游人。
云际泉旁的半月形水池就是雁池,雁门关因深情的大雁而得名,这雁池便是过关的雁阵停歇饮水之处。公元前33年,王昭君以汉室公主的身份出塞和亲,从长安出发,经河东(今运城)、晋阳(今太原),一路北上,由雁门关出塞。一路上告别故土的昭君哀婉凄怨,行至关前时,更是柔肠寸断、愁绪万千,于是拨动琴弦,奏起了离乡之曲,令听者动容,闻着心切。谁想南飞的大雁居然也被琴声吸引,而昭君的美貌更使雁儿们忘记了扇动翅膀,跌落到了关上。从此,雁阵每逢过关时,都要在池旁停歇饮水,并在关上盘旋徘徊,人们说,那是雁儿们还想再次目睹美人的绝代姿容,所以流连忘返,不舍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