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印象:尼亚加拉的两副面孔
加拿大杨格镇
加拿大杨格镇(观瀑酒店)
记得在《读者文摘》读过一段文字,说有个导游站在船头解释说,船只能到这里了,再往前划就喂鱼了。有游客举手抗议,说对不起,为什么那条船可以继续往前走呢?导游回头一看,顿时脸色刷白,一场惊心动魄的大营救就此开始……那条河,就是美国境内的尼亚加拉河。前方所指,就是那个既浪漫又凶险的尼亚加拉大瀑布。
尼亚加拉大瀑布。图源网络
尼亚加拉大瀑布。图源网络
来美不看尼亚加拉,就像歪果仁来华不看长城和兵马俑,是否脑袋瓜进水了?当然老山姆不止尼亚加拉,还有科罗拉多大峡谷的雄浑、黄石大棱镜的惊艳,还有夏威夷海滩的朝云暮霭,还有拉斯维加斯的喧嚣和狂欢……
尼亚加拉河与瀑布俯瞰。图源网络
尼亚加拉河与瀑布俯瞰。图源网络
尼亚加拉河从美国纽约州的布法罗湖,流向加拿大安大略省的杨格镇,全长只有54公里。它上游的河道宽达两三公里,在向北狂奔30公里之后,河道骤然收缩,水流陡然加速,偏偏一个90度大拐弯,旋即当头遭遇一个石灰岩构造的断崖,于是湍急的河水一如千万匹白色的野马,在此轰然跌落,落差达到51米。
尼亚加拉大瀑布(加方视角)
尼亚加拉瀑布(加方视角)
其平均流量据说可达每秒钟5720立方米,如今最低的时候也保持在1300上下。如此丰沛的水量,让我联想起咱家的黄果树瀑布,由于生态恶化、水资源枯竭,如今即便增加了调蓄水设施,其气势也已态衰精竭。两次立身瀑下,少了些许“飞流直下三千尺”的豪情,多了几分“夕阳无限好”的落寞。
尼亚加拉大瀑布。图源网络
尼亚加拉大瀑布。图源网络
尼亚加拉在印第安语里意即“雷神之水”。早在发现新大陆之前,这处人间仙境一直雪藏在西方人猎奇的视野之外。直到1625年,人们从欧洲探险家雷勒门特的笔下,头一回知道了“Niagara”。但让尼亚加拉真正声名鹊起的却是拿破仑的兄弟吉罗姆。当时这小子扯了新娘兴冲冲地从新奥尔良搭马车来度蜜月,返回欧洲就在皇室显摆,于是到尼亚加拉度蜜月蔚成时尚,至今不衰。1953年,美国还推出了玛丽莲·梦露主演的影片《尼亚加拉之恋》。
尼亚加拉河彩虹桥和美方观瀑台
事实上,美、英两国间并非度蜜月这般浪漫。为了争夺这块风水宝地,双方1812~1814年间大打出手,打累了这才坐下来签订“根特协定”。瀑布双方共有,并以尼亚加拉河主航道中心线为国界。既然“和为贵”,双方就围绕大瀑布各自设立尼亚加拉市,分属纽约州和安大略省,并以彩虹桥连接两端。星条旗在桥之南,枫叶帜在桥之北,联合国居其中。两国在此不设一兵一卒,人民自由往来。1885年加拿大独立,更设专门机构以保护这处自然遗产。
尼亚加拉大瀑布。图源网络
尼亚加拉大瀑布。图源网络
有水跌宕即为瀑,有瀑即有万千气象。感受尼亚加拉的方式很多,你可以乘“雾中少女号”游船仰视、搭直升机或热气球俯瞰,或随电梯登上观瀑塔远眺,还可以穿过西尼克隧道潜入瀑下亲密接触。当然还有夜游、冬游不一而足。有人不甘于视听盛筵,操了竹竿走钢丝瀑上横跨,或者龟缩在啤酒桶里随瀑滚落……歪果仁的各种奇葩冒险,让我想起早年爬华山,有勇者走长空栈道仿佛挂在绝壁上,让我站在悬崖边看得手心暴汗。
尼亚加拉大瀑布(加拿大方全视角)
尼亚加拉大瀑布(加拿大方全视角)
我没有更多的奇思妙想,先从加拿大方的维多利亚女王公园平视尼亚加拉。此时的大瀑布有如一幅山水长卷展开胸襟,气韵生动,波澜壮阔,令人尽收眼底、宣畅吐纳。只为尼亚加拉,我背了超广角。可惜天阴如晦,层次不够分明,气势大打折扣。
尼亚加拉河(美方视角)
尼亚加拉河(美方视角)
或许从审美的角度,当你坦荡到了一览无余,反倒少了些许神秘感。于是跨过彩虹桥,重返美国境内,换个角度观赏瀑布。尼亚加拉河水流湍急、声如奔雷。水疾人独立,骤然间一种近乎晕眩的快感。沿河东行,冷不丁悍风如斗,且越近瀑布,其风越大,其声越响,但见水汽氤氲、张扬一如白妖浪舞。瑟缩之间,狂风裹挟着豆大的雨点转而冰雹狂砸而下。顾不得“何妨吟啸且徐行”,我撩衣襟护单反,撒丫子狂奔。
尼亚加拉大瀑布(美方视角)
转眼间雨驻风歇,连忙冲向观瀑台。瀑景大部分“坐美朝加”,山姆自己却“不识庐山真面目”,郁闷之余,在其东侧搭建一座深入河道、数十米高的半截廊桥。台高招风,这辈子从未遇见这么劲道的狂风,一个个弓身似虾、马步如八。汪明荃唱“未怕罡风吹散了热爱”,所谓“罡风”不过如此了吧。担心有骨感美女会被吹跑了,有心抱她一把。
尼亚加拉大瀑布(美方视角)
尼亚加拉大瀑布(美方视角)
踞观瀑台而西望尼亚加拉,似乎有了些许俯瞰的意味,只是距离太远,达不到直升机的全景效果。但见断崖与瀑面俱呈之字形飞流直下,白浪滔天,翻沫倒涌,咆哮如雷,声震十里。那种惊天地、泣鬼神的声势,足以让我心跳加快,瞬间有一种孤独无助的卑微和渺小。
尼亚加拉大瀑布(美方视角)
尼亚加拉大瀑布(美方视角)
相传山姆一方仍属印第安人的领地,酋长大人喜欢耳根子清静,少有开发。相比之下,枫叶国那边则肆无忌惮,建筑物、天际线失控,显得有些喧宾夺主了。据说西方世界给全球瀑布排了座次,除去尼亚加拉,还有南美的伊瓜苏和非洲的维多利亚。横思竖想,人生就是一场还不清的债。骚年心,当狂野。
尼亚加拉瀑布公园的小松鼠
布法罗(水牛城)夜色阑珊
[又及] 夜宿布法罗。假如没有尼亚加拉,鬼才知道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不知何故,华人称它“水牛城”。如果说这里曾经水牛满地跑,那么亚利桑那的凤凰城又当何解?不过有时候想想,我的国人何其善也!将美丽之美、英雄之英、道德之德、法制之法,冠以他国之名。往往有时候,好心没好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