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圣宫(甘肃古建筑丨药王宫)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甘肃古建筑丨药王宫


药王宫位于肃州区西大街35 号酒泉中学内,始建于明,清代重建, 2011年被公布为甘肃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由酒泉中学使用,肃州区文化局、肃州区博物馆负责管理。

药王宫原布局、功能不清,现存 6 座建筑,坐北向南,组成三条轴线,总占地面积1821平方米。东轴线上有药王庙和三义殿。其中药王庙有前殿和后殿,《重修肃州新志》载:“药王庙,旧在州城东南,湫隘痹陋。康熙四十四年(1705 年)医学刘芳名等移建于西北隅。雍正二年(1724 年),典科马麒等增修,姑臧孝廉芦生华撰碑记。”1935年,民国政府征用酒泉西大街左公祠、三义庙、药王庙、武庙等,建立“中央政治学校肃州分校”,1941 年改名“国立肃州师范学校”,1950 年又改名“酒泉联合中学”至今,期间进行多次大规模改建,改武庙为礼堂,药王庙为办公室,三义庙为演出舞台。

东轴线建筑修建于一处台地上,主要有药王庙前殿和后殿、三义殿等建筑。药王庙前殿室内梁架上有清光绪五年(1879 年)重修题记,建于砖石砌筑的台基上,台基长 25.5 米,宽 16 米,高 0.7 米,单檐硬山顶前带歇山顶卷棚廊、后带硬山卷棚廊,面阔三间,进深四间,前卷棚檐下施五踩花牙子斗栱,有青绿彩绘;后檐不施斗栱,施木雕花牙子装饰。2005 ~ 2006 年,改建为酒泉中学校史展览馆,对屋面瓦件、脊兽、门窗进行更换。药王庙后殿室内梁架有宣统三年(1911 年)重修题记,距前殿 8 米,建于砖石砌筑的台基上,台基长17 米,宽 16 米,高 0.7 米,建筑面阔 三 间(11 米)、进深三间(13 米 ), 砖土木结构单檐硬山顶前带歇山卷棚廊,后檐出廊。卷棚檐下施七踩花牙子斗栱,有青绿彩绘,室内四架梁上也施彩绘。三义殿原位于校园东侧,面阔五间,进深二间,民国时期改建时,在明间外加出廊,作为演出舞台。2005 ~ 2006 年,酒泉中学将三义殿搬迁到现在的位置。

西轴线上为武庙,原有 3 座建筑,其中一座于 20 世纪 60 年代拆除,现存前殿和后殿。《重修肃州新志》载:关帝庙“在鼓楼东,武庙西。创建于洪武五年(1372 年)。嘉靖九年(1514 年)重修。万历二十年(1592 年)兵备道朱公正色增修,有碑记。雍正九年(1731年)增建三义殿、献殿。”《酒泉市志》称后殿为“五圣宫”,前殿“传为关帝庙”。前殿室内梁架有光绪二十一年(1895 年)修建题记。现存建筑无台基,面阔五间,进深四间,砖土木结构单檐双面坡硬山顶,前檐下施二道花牙子装饰,绘云纹。后殿建于光绪二十年(1894 年),台基长 24 米,宽 24 米,高 1 米。建筑面阔五间,进深四间,砖土木结构单檐双面坡硬山顶。

玉皇阁原建于肃州区西城门内, 1939 ~ 1940 年,因开通酒泉市西城门而移建于此,并改名为“中正楼”。20 世纪 60 年代改名为“忠字楼”,现为学校图书馆。现存建筑为平面方形三层木楼,建于台基上,台基长15 米,宽 15 米,高 1.6 米,土木结构三檐四面坡攒尖顶,通高 13 米。

2014年,经报请省政府同意,省文物局《关于公布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的通知》(甘文局发〔2014〕300号)公布其保护范围为“东至三义殿东山墙外侧以东 15 米,南至前殿檐柱外侧以南 20 米,西至关帝庙西山墙外侧以西 25 米,北至玉皇阁北墙外侧以北 25 米。” 2018年,省文物局、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公布部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地带的通知》(甘文局联发〔2018〕3号)公布其建设控制地带为“保护范围外向东、南、西、北各延伸50米。”

(甘肃省文物局)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标签:

管理员
草根站长管理员

专注网站优化+网络营销,只做有思想的高价值网站,只提供有担当的营销服务!

上一篇:香格里拉天气(香格里拉市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预警「Ⅳ级/一般」 「2022-12-01」)
下一篇:阜康街道(石家庄市地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