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村镇:做好文明实践“加法” 擦亮乡村振兴“底色”
近年来,平阴县孔村镇坚持将新时代文明实践融入基层治理工作,结合各实践阵地资源特点和优势,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在共建、共治、共享中深层次激发志愿服务力量,做好文明实践“加法”。
“文明实践+服务载体”,构建特色“新阵地”。孔村镇将文明实践与重点工作有机结合,形成以阵地资源为依托、以志愿队伍为基础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通过打造优质文化阵地,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不断完善“新时代文明建设”服务功效。截至目前,孔村镇46个村和1个城市社区均已实现阵地建设全覆盖,配有新时代文明实践理论宣讲室、教育服务室、文化活动室等活动阵地。壮大基层志愿服务队伍,及时吸纳本地党员志愿者、道德模范、“五老”人员等常态“入伍”,推动志愿服务协同高效;加强志愿服务队伍管理培训,提升志愿服务水平。
“文明实践+理论宣讲”,传播时代“好声音”。孔村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充分发挥理论宣讲作用,整合各方资源,构筑精神堡垒,着力打造理论宣讲阵地、培育一批理论宣讲队伍,创新理论宣讲方式,让新时代文明实践理论宣讲走新更走心。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理论宣讲室,常态化开展理论宣讲。针对村留守群体较多等特点,该镇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家庭站中组织召开“板凳课堂”“庭院课堂”的形式进行政策宣讲,消除政策盲点,解决群众诉求。同时,在“聊聊天、唠唠嗑”中,让身边人说身边事。通过“板凳课堂”“庭院课堂”等形式开展的末梢宣讲,真正做到了从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
“文明实践+为民服务”,点亮群众“新生活”。孔村镇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融入到服务群众的工作当中来,以志愿服务为抓手,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开展关爱孤寡老人、人居环境提升、政策宣讲等一系列“我为群众办实事”文明实践活动。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创立“逐梦童行”“和美卧龙”等志愿服务品牌,定期组织志愿者开展慰问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宣传村规民约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让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为村民们的“幸福驿站”和“精神家园”。
下一步,孔村镇将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引领作用,精准对接群众服务需求,实现群众愿参与、能参与、乐参与的新局面。同时,不断壮大志愿者队伍,开展一系列有温度、接地气、聚人气的文明实践活动,以“文明实践+”模式,激活志愿服务力量。
(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王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