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峰寺(当年赵本山和李连杰曾到过的九华山后海翠峰寺)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当年赵本山和李连杰曾到过的九华山后海翠峰寺

文/胡长春

今年这个国庆节注定不一样,与我国传统节日——中秋,着着实实地撞了个满怀,双节临门!。

节日第一天下午,文友娟打来电话,告知我青阳一川老师邀我们去青阳九华后山翠峰寺一游,顺带欣赏芙蓉湖畔花海。

翠峰寺于我既陌生又熟悉,陌生是我从未涉足过,熟悉是因为青阳文友“九华红叶”是翠峰寺俗家弟子,从她的空间看到不少有关翠峰寺的图片和翠峰寺前世今生等诸多文字,至此,我对翠峰寺有了一个概略性的认知,但遗憾的是,一直未曾去佛地翠峰寺拜谒。

翠峰寺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朱备镇境内滴翠峰下(九华后山),原名为“天柱庵”,因处于天柱峰下而得其名。唐咸通五年始建于天柱峰下,俗称高舍。唐末迁至滴翠峰,南宋乾道年间,有青阳人余志源来此结茅授徒,参禅悟道,其居始称为“翠峰庵”。后因战乱和其他原因,至明代时仅残留遗址,后清末时得以重建。规模是大殿两栋,寮房数间,至始方易名为“翠峰寺”。十九世纪末(1898年),月霞法师会同普照、印魁、通晓、可安诸法师在此兴办华严道场,时称“华严大学”。

二日上午,我们(同学傩神保佑、海纶老师)随文友娟驾车至青阳县城与一川老师汇合,一行八人前往翠峰寺。原以为翠峰寺在半山腰上,虽然以前知道上翠峰寺不容易,但此行的途中却是一大考验,那山道九曲十八弯,行车穿山过岭间,似是无路前行,眨眼之际又峰回路转。十多华里的山道,一步一个景,尤其是那座高耸入云的天柱峰,似是一柱挚天!

翠峰寺华严道场——波罗蜜门,是通向翠峰寺必经之门,高大庄严,与天柱峰遥相对应,青山叠翠,群峰肃立,松风竹海,危岩落泉,让人有身临仙境之感。

行过波罗蜜山门不久,一个宽大的山间盆地中,壮观的翠峰寺映入眼帘,周围全是清一色的竹海,中有青松点缀其间,盆地中滚圆的花岗岩石间隙之处,疏朗有致且葱郁的山茶一行行一列列。最神奇的是那道近百级二米余宽花岗石打造的台阶,宛如飘带,一直延伸到寺庙照壁前,照壁上巨大的“戒”字,令我这个世俗之人不禁肃然起敬!

一川老师的夫君龙先生向我介绍说,翠峰寺住持是印刚大法师,大师佛学造诣深厚,秉承祖师遗风,每年都要定期举办华严法会、地藏法会,除此,还不定期举办华严论坛、佛教音乐会等系列法事活动。近些年来,不断地有名人大腕级人物来翠峰寺造访(如李连杰、赵本山等),给这座禅院增添了神秘色彩。

在同行的张老师引领下,参观了“地藏殿”、“狮吼堂”,并拜访了印刚大法师。大师面容慈善,和蔼可亲,满含笑容地请我们在禅房里就座。宽敞明亮的禅房,简洁而素白,书画佛像布局有致,一杯佛茶悠然而至,弥漫着只有佛家才有的清香。大师轻言细语与我们交流,让我们感受着佛家的梵音,自然而然中,便少了那份拘谨,更多了一份亲近。攀谈间我细观大师,言语之中的智慧与才气,谈笑间,大师的形像怎么看,就如佛!我从心底赞叹:大师真乃佛相也!

通向“观星亭”的林间小道,在秋意盎然的山中,更显得曲径通幽。几点日光洒落于林间,方知“翠峰华严洞”佛地洞天,那句经典:“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之超然!一枚硬币,安置于龙龟口中,那是我对家人平安祈祷;观星亭上,极目眺望诸山,才得细品“一揽众山小”的况味!

印刚大师惠赠我一串佛珠,临别之言,至真至善,我不由得双手合十:“阿弥陀佛”!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标签:

管理员
草根站长管理员

专注网站优化+网络营销,只做有思想的高价值网站,只提供有担当的营销服务!

上一篇:凤山路(提前半年完工!凤凰山路(硕阳路-凤山南路)新建道路即将通车运行)
下一篇:卡洛夫(以为是青铜不料成王者!美国玩不转飞蛇战斗机,送给苏联却成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