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逶迤南来,在望城留下35公里的绝美岸线。
作为湖南省会长沙最新、最大的城区,望城区既有“一江两岸”的秀丽风光,也有一份蓬勃向上的经济活力。
近年来,望城结合“一江两岸”产业规划和“一特两主”产业定位,对接洽谈了大陆希望、华侨城、德赛储能等一批“三类500强”,以及预期投资强度大的行业引领性产业招商项目。
随着2023年拉开帷幕,望城坚定“一二三六”发展思路,聚力拼经济、抓发展,出台了更具活力的惠企政策,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1月30日,在望城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奋力实施强盛会战略,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望城区区委区政府系统部署今年项目建设重点任务,并集中发布了最新的涉及六大行业75条惠企政策,让政策落地见效,向企业传递信心。
翻开望城产业建设史,望城区项目建设成果一年胜过一年,惠企政策力度一年大过一年。在“项目为王”的理念指引下,望城经济发展不断刷新“加速度”。
精彩答卷:谈笑凯歌还,千亿级产业集群崛起在“望”
望城区毗邻湖南省北大门,对接长江经济带、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一江两岸区位优势之下,经济社会发展快速。
望城区政府锚定项目建设目标不动摇,聚焦创新实干、出台惠企政策,让经济活跃度和产业投资热度不断攀升。
项目引进方面,望城去年新引进项目132个,包括德赛电池、华侨城、永旺梦乐城、中建国际、中核集团、美的集团、东方电气、达能集团、航天三丰等9个三类500强项目。全区共计35个投资过亿元项目,11个过10亿元项目,3个过50亿元项目,协议引进资金58372亿元。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如今,望城全区上下聚力“拼经济、抓发展”,有效率、有规划地全速奔跑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的奋起之路上。
一方面,在兼顾质量的同时,新项目施工建设尽显“望城速度”。
正在加紧建设的德赛储能项目就是明证。2022年1月20日,投资百亿元的德赛电池储能电芯项目签约落户望城经开区,项目从2月开工到11月全面封顶,实现了“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竣工”。
建设中的德赛电池储能电芯项目
按照规划,项目分两期建成。德赛集团长沙公司执行副总裁孔祥鹏表示:“预计今年一季度可正式投入生产,一期年产值60亿元。”
新项目高效建设的背后,是望城对干部联点重点项目工作机制的不断优化。比如,望城经开区创新推出“揭榜挂帅”“十快十慢”评比,让主动、专业、比拼成为园区项目建设的制胜法宝。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望城全区上下狠抓项目建设,不断刷新着“望城速度”。
另一方面,望城区政府科学统筹发展,聚焦产业规划重点招商,不断强化产业布局的战略性、引领性、协同性,项目引进目标鲜明。
围绕着“一特两主”产业定位,望城招商引资发挥大泽湖总部经济圈、欧美同学会海归小镇(长沙·智能制造)、5G智能终端产业园、长沙医疗器械产业园等平台优势,紧盯“三类500强”、行业龙头企业开展招商,力争全年新引进项目100个以上。
5G智能终端产业园
同时,招大不放小。在产业链招商、基金招商方面,望城还将重点引进一批发展潜力大、行业前景好的初创型、成长型中小企业,从而逐渐形成了“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的从招商引资到项目建设到投产运营的良好格局,产业规模持续壮大。
2022年,望城“一特两主”产业预计完成规模工业产值800亿元,同比增长87亿元;工业领域、现代服务业领域4亿元;科技领域1亿元;建筑业领域、农业领域、文旅领域1.2亿元。
透过数据不难看出,望城有着开放进取、昂扬向上的拼搏精神,正在以“拼经济抓发展”为号角,吹响全年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
又一年春风吹过湘江两岸,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望城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走抓项目、强产业的发展路线,牢牢把握住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
一年春作首,万事行为先。新年伊始,望城积极兑现惠企政策,以更实的举措狠抓项目建设,为全面建设产强、城美、民富、人和的现代化新望城打下坚实基础,只等漫山红遍之时,收获累累硕果。
来源:松果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