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德银
近年来,辽宁海城市坚持抓好专题培训、实践锻炼和"老带新""传帮带",着力弥补年轻干部知识弱项、能力短板。(12月16日,中国组织人事报)
笔者觉得:要发挥好"老带新"的积极作用。
党员干部队伍中的"老带新"问题,不是工作的创新,在很多年前,甚至在古代,就有这样的培养人才的办法。但是在今天,这一方式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老带新"成了某些单位的形式主义。二是"老带新"变了味儿,演变成了一种"裙带关系"。三是"老带新"没有啥成效。
形式主义是咋来的?关键还是出在上级。在党员干部培养上的"老带新",为何没啥实际成绩,根子还是在这一点:上上下下都乐意搞这样的形式主义。
"裙带关系"又是咋演变的呢?个别老同志在带新人上,传授得更多的不是正能量,而是一些上不得台面的负能量,还以此为乐,作为工作秘笈进行传授,把新人当做自己的"特殊人"。有的老同志厉害甚至还是领导,多少有一点权力,在"老带新"上,和新人之间发生了"缎带关系"。简单地说:"谁的人"?这个问题,就已经很值得研究了。
要发挥好"老带新"的积极作用,关键在"积极"二字。那就是传授给正能量,教给好办法,特别是一些失败的案列,还要多鼓励,多引导,多实质性的帮助……
党的事业必须后继有人,那发挥好"老带新"的积极作用,就是我们一些老同志责无旁贷的一项必须认真对待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