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香堂(远香堂导游词)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八方揽胜81:四亭赏四季景,香洲、远香堂飘荷香,见山楼住忠王

——拙政园游记之中花园

拙政园中花园现在的景致格局,大体是江苏巡抚张之万确立的。

清兵入苏,拙政园为镇将所占。第二任园主徐少泉的第五代后人,遂将园子廉价售于大学士陈之遴。陈之遴重加修葺,备极奢丽。但陈长期在京,购园十年后即获罪被谪辽东,客死于谪所,始终未见园中一花一木。后来“数易主,虽增葺壮丽,无复昔时山林雅致矣”。再后来,园之中、西部又分为中部的“复园”和西部的“书园”,遂成三分格局。

之后,中花园先后易主蒋棨、查世倓、吴璥。到张之万时,又修治,有了远香堂、兰畹、玉兰院、柳堤、东廊、枇杷坞、水竹居、菜花楼、烟波画舫、芍药坡、月香亭、最宜处诸胜。此格局基本保持至今。


三园之间有隔墙。东园与中园之间的隔墙上有两个小门,一处在放眼亭下的小石桥附近,穿过小门,是一个小院,院内有听雨轩、玲珑馆(可见该馆后窗)。



听雨轩,据说因周围植有芭蕉、翠竹、荷花,宜于听雨,得名。但我们去时,屋前小池并无荷花,池边倒是有一株芭蕉,但仅有两片叶子,只有屋后的竹子隔窗隐约可见。看来若想名副其实,还得加强管护。

玲珑馆后墙全部开着木窗,窗下就是院中的小池,若推窗可见荷花、芭蕉,自然很有情趣。


另一小门在此门的北边,进门后回头看,可见一匾额,上面就一个空心字“鹅”。此匾由来,不详。有人说是有王姓园主,认为自己是书圣王羲之的后人,而王羲之爱鹅,便挂了这个匾。不知此说法是否真实。


由此门向西有路,路北有池,路南近门处有小山。

路北池的东部,由近及远,有两个亭,近处的是梧竹幽居,远处的是绿漪亭。

路南小山有亭,名为绣绮亭。据说亭名出自杜甫《桥陵诗三十韵因呈县内诸官》中的诗句“绮绣相辗转,琳琅愈青荧”。意思是周围景物,花团锦簇,枝繁叶茂。其宜观春景,为春亭。

路北的池中,有小岛,岛上自西向东,分布着荷风四面亭、雪香云蔚亭、待霜亭。此三亭为夏亭、冬亭和秋亭。

荷风四面亭四面皆水,水中遍植荷花。至夏菡萏摇红,香风四起,成为观荷的最佳处。是为夏亭。亭中有抱柱联:“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


待霜亭之名,或出自文徵明的《王氏拙政园记》。该文中提到:“循净深而东,柑橘数十本,亭曰待霜。”现在亭周围仍植有柑橘,霜后或可观果。是为秋亭。

雪香云蔚亭周围植有蜡梅,适宜早春赏梅。是为冬亭。


绣绮亭以西,正对池塘有远香堂

远香堂为四面厅,是拙政园中部的主体建筑,建于原若墅堂(王氏拙政园的建筑)的旧址上,为清乾隆时所建,青石屋基是当时的原物。它面水而筑,面阔三间。堂北平台宽敞,池水旷朗清澈。堂名因荷而得。夏日对面池中荷叶田田,荷风扑面,清香远送,是赏荷的佳处。堂内装饰透明玲珑的玻璃落地长窗,规格 整齐,由于长窗透空,四周景物尽收眼底。室内陈设典雅精致。


坐南朝北的远香堂的西边,是坐西朝东的倚玉轩。文徵明在《王氏拙政园记》说:“为堂其阴,曰若墅堂。堂之前为繁香坞,其后为倚玉轩。”现在的倚玉轩处于远香堂的西边,已不是原来的位置。文徵明《拙政园三十一景图》中说:“倚玉轩在若墅堂后,傍多美竹,面有昆山石。”现在的倚玉轩中真的放了一块很大的玉石。

倚玉轩北侧,有廊桥通往香洲。廊桥名为“小飞虹”。小飞虹是王氏拙政园中的景物,从文徵明《拙政园图咏》中的画作看,原桥并非廊桥,很简陋。



香洲为舫式建筑,有两层楼舱。其名也来自荷香。


船头有文徵明写的题额。

倚玉轩南侧有石桥通往荷风四面亭,复有石桥由荷风四面亭通往见山楼。


见山楼三面环水,两侧傍山,底层被称作“藕香榭”,沿水的外廊设吴王靠,凭靠可观鱼、赏花。上层为见山楼,登楼可将中园美景尽收眼底。

太平军进入苏州,拙政园成为忠王府,李秀成就住在见山楼。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标签:

管理员
草根站长管理员

专注网站优化+网络营销,只做有思想的高价值网站,只提供有担当的营销服务!

上一篇:北京孔庙(北京孔庙在哪个位置)
下一篇:凤凰星城(凤凰星城属于哪个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