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喀什湖(长605公里!哈萨克斯坦的这座湖,历史上一直护卫着中国西北边疆)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在古代,人们都喜欢以山河划分疆界,这也赋予了山河灵性。山河以高大威猛和柔情漫延的姿态,完成了对于疆域的守护。巴尔喀什湖也是这样,用河流的温情,以东西长605千米、宽9-74千米的形象,在历史的云烟里,如同战士,一直护卫着中国西北边疆。

013万平方千米,流域国家为哈萨克斯坦和中国,其中85%流域面积在哈萨克斯坦,354823平方千米,包括阿拉木图州,江布尔州的莫伊恩库姆、卡尔达依和楚河区,卡拉干达州的阿克斗卡、舍茨基、卡尔卡拉林区和湖滨(普里奥焦尔斯克)、巴尔喀什两市,东哈萨克斯坦州的乌尔贾尔、阿亚古兹区;中国境内58177平方千米,主要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巴尔喀什湖流域地表径流主要来源于伊犁河、阿拉套山西北坡诸河、巴尔喀什湖北部丘陵区、伊犁山,能够流入巴尔喀什湖的河流主要有伊犁河、卡拉塔尔河、阿克苏河、列普西河、阿亚古兹河5条。

东巴尔喀什湖由卡拉塔尔河、阿亚古兹河、阿克苏河和列普西河补给;西巴尔喀什湖由伊犁河补给。伊犁河是巴尔喀什湖的主要补给水源,地表水资源量占该湖流域总水量的7949平方千米,从特克斯河源头至巴尔喀什湖,全长12365千米。因为这条大河的注入,西巴尔喀什湖才成为了淡水湖。

02巴尔喀什湖的人文形象:在古丝绸之路上,像护卫中国西北边疆的战士

《新唐书·地理志》:“又西行千里至碎叶城,水皆北流入碛及入夷播海。”叶城是唐朝在西域设的重镇,是中国历代王朝在西部地区设防最远的一座边陲城市,也是丝路上一座重要城镇。与龟兹、疏勒、于阗并称为唐代“安西四镇”。曾经多次修筑城墙,唐代碎叶城就是仿长安城而建。位于今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以东,楚河流域的托克马克市附近。地处丝绸之路两条干线的交汇处,中西商人汇集于此,是东西使者的必经之路。

从碎叶城至夷播海这段丝绸之路,在唐代,一定不用再像陈汤那样从新疆乌什县至伊塞克湖那样行走了,当时的人们已经开发出了丝绸之路的新疆段的新北道,即:从甘肃的安西(今瓜州)古城出发,渡过疏勒河后,经戈壁沙漠到达哈密,然后经巴里坤湖、吉木萨尔、乌鲁木齐、石河子、伊宁、伊犁等地,再渡过伊犁河、楚河,过碎叶城,最后到达黑海沿岸地区。这一条路在唐代非常繁荣。

随后,关于巴尔喀什湖的历史是这样的:

公元751年,由高仙芝和李嗣业率领的中国军队在中亚的怛罗斯被阿拉伯联军歼灭,唐朝在西域的势力消失,中原王朝再次无力控制该地区,这一时期来自西亚中东的一些信奉伊斯兰教的势力和部落开始进入这一地区,元明时代成为一些信奉伊斯兰教的蒙古突厥部落的领地。

16世纪初,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属哈萨克汗国统治。

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大小和卓兵败西逃被杀后,清朝政府再次正式接管这一区域,1762年,重新设立军政机构伊犁将军管理上述区域。

18世纪中叶,沙俄开始入侵哈萨克草原和原属伊犁将军管辖的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广大地区。19世纪中叶,沙俄通过《中俄北京条约》和《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将中国西境的3个大湖——巴尔喀什湖、斋桑泊和伊塞克湖,连同周围广大地区,共达44万多平方千米的领土占为己有。

1991年,苏联解体后,该湖变成哈萨克斯坦领土。

……

然而,不管怎样,巴尔喀什湖都如同帕米尔高原呵护着新疆塔里木盆地一样,呵护着新疆北疆的土地——从地图上看,阿尔泰山山脉和天山山脉并没有像昆仑山脉与天山山脉把新疆南疆呵护起来一样,而是让新疆北疆更像喇叭状,如此,巴尔喀什湖更像一道水做的长城,亦像护卫中国西北边疆的战士担当着对我们的疆域的护卫。这就是巴尔喀什湖的人文形象——在它护卫不及的地方,就是我们的丝绸之路,融合着东西方的文明——很显然地,在西北以北的北方,人们可以通过巴尔喀什湖以北的草原,实现交流;而在巴尔喀什湖以南,这种交流更密切、更繁荣。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标签:

管理员
草根站长管理员

专注网站优化+网络营销,只做有思想的高价值网站,只提供有担当的营销服务!

上一篇: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招聘要求)
下一篇:临海东湖(临海城区的小众打卡胜地,亭台楼阁皆风景,诗意画风让人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