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科学遇上产业
就在今日,一场院士云集
光明科学城大会正在精彩开讲
再次“C位”出圈
随着第八届全球深商大会
越来越多的科学家、企业家
作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
未来还有哪些规划将落地?
光明科学城位于光明区东部,规划面积99平方公里,将构建“一心两区、绿环萦绕”总体空间布局,至2022年底,基本形成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框架,到2035年,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
《深圳光明科学城总体发展规划
光明科学城将按照世界级大型开放原始创新策源地、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枢纽、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承载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中试验证和成果转化基地、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前沿阵地等五大战略定位,依托重大科研平台建设,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体制机制创新、运营模式创新和协同开放创新。到2035年,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世界级科学城。
目前,光明科学城集中布局了 9个 大科学装置、10个 前沿交叉研究平台、2个 广东省实验室、2所 研究型高校共 23个 重大科技创新载体,正加快打造成为重要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作为光明科学城首批开工建设项目,光明科学城启动区已进入全面收尾阶段,预计今年底交付,开展科学设备联调联试,明年投入使用。启动区内脑解析与脑模拟、合成生物研究两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已列入市十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
- 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二期、材料基因组、精准医学影像设施等6个设施正加快论证并有序落地建设。
- 中山大学·深圳、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筹)两所研究型高校正加快建设,为光明科学城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供给;
- 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赋能产业
光明科学城在信息、生命、新材料三个领域集中布局了9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这些设施兼具研究平台与产业平台属性,既对学术界共享,也对产业界开放。依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搭建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的通路,释放“聚才引企”效应,最大限度地激发创新创业潜能。
- 鹏城云脑Ⅲ
- 以科研机构赋能产业
例如,深圳湾实验室与拜耳制药、迈瑞医疗等企业进行了深度科研合作,与辉瑞合作共建百瑞创新中心共同推进药物研发转化。
在光明科学城布局了两类科学与产业深度融合的空间,一类是产业创新中心,以深圳市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为代表,首创了“楼上创新、楼下创业”综合体模式,让科学家和企业家在同一栋楼内办公,形成了“科研-转化-产业”的全链条企业培育模式。
另一类是科研经济园区,打造集“科研空间+中试平台+制造空间+专用设施”于一体的专业园区,营造良好创新生态。
光明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
同时,市人大正在推动出台光明科学城发展促进条例,从科研成果转化、科研经费管理、科研要素流通、创新主体支持等四个方面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将光明科学城打造成为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先行地。
聚焦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的时代要求,光明科学城正在积极探索实现“0-1-10-∞”的有效模式,加快打造科研经济先行地。
以源头创新为引领,通过高水平开放共享大科学装置,深度融合研究型大学和基础研究机构,促进创新扩散联动,产出一批高质量原始创新成果;
- 以政府和市场共同驱动为支撑,通过“有为政府”前瞻布局创新生态、“有效市场”高效承载创业需求,充分发挥科学赋能产业、产业激发创新的“蝴蝶效应”。
暨光明科学城大会精彩继续
活动安排
湾有引力向光而行
时间:2022年7月6日(周三) 10:00-11:25
企业光明行
地点:光明区重点产业园区
15px;">25px;">3.材料领域:宝新科技园、龙邦高科技产业园、鑫辰新材料中试产业化基地
内容来源:绿色光明网
- 以科研机构赋能产业
- 鹏城云脑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