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丹(华丹啤酒再现吉林市:从生产TNT的军工厂到啤酒厂的历史变迁)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2022年6月末,华丹啤酒消失多年后重新上市的消息,在吉林市坊间不胫而走。作为广大市民极其熟悉的啤酒品牌,“没有华丹不成席”的广告语在二十多年前不仅家喻户晓,而且在生活中更是实实在在地得以践行。可惜的是,在华丹啤酒生产厂被华润集团收购后,华丹品牌被雪花品牌替换,多年来的销声匿迹使得许多吉林市的新生代对华丹啤酒兴衰演变并不清楚,更对一些市民竞相购买华丹新品的热情感到错愕。

提及华丹啤酒,就不得不说到其生产厂——吉林松源食品工业公司。1976年,国营5515厂在吉林市蛟河县成立。原计划这个工厂是生产TNT炸药的军工企业,不过企业建成尚未投产时,国家产业政策出现重大调整,5515厂被划在“军转民”调整企业之内。经政府调研决定,在省一立项(国家重点项目,1982年省一轻由局变为厅),由生产炸药转为玉米深加工——生产玉米淀粉和维生素C,为食品、医药、饲料行业提供原料。随即工厂主体由蛟河迁入吉林市郊(牤牛河畔),厂名也变更为吉林省松源制药厂。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松源制药厂捕捉到啤酒市场需求旺盛的市场脉搏,引进丹麦的啤酒酿造技术和德国的啤酒生产设备,开始建设设计能力为年产7万吨的啤酒生产线。因技术来自丹麦,因此取名“华丹啤酒”,并由芦炳华先生设计了颇具动感、张力的啤酒商标。1988年7月,啤酒生产线正式投产后,吉林松源制药厂更名为吉林松源食品工业公司(同时生产啤酒、维C)。作为吉林省一轻系统的重点企业,从八十年代后期开始,吉林松源食品工业公司一跃成为吉林省啤酒行业首屈一指的明星企业。


在华丹啤酒初建时,吉林市啤酒市场仍由吉林啤酒(1985年年产量为1.3万吨)控制。华丹啤酒一经投放市场,很快后来居上:凭借先进的啤酒生产工艺、优质稳定的产品质量、灵活务实的市场销售策略,很快赢得了吉林市消费者的钟爱,迅速取得了啤酒市场的霸主地位。1994年10月,更进一步完成了对吉林市啤酒厂的兼并,年产啤酒快速达到15万吨(另年产麦芽1万吨、饮料2万吨、矿泉水1千吨)。也就是在这期间,华丹啤酒在省内市场也一路高歌猛进,在吉林市以外的啤酒市场取得了优异的业绩。我曾在长春听闻有人酒后畅谈:“华丹啤酒为什么好喝,因为这啤酒是按丹麦的技术,丹麦丹麦,就是单(丹)独用麦芽酿造。”


然而就在风头正劲之时,1997年底,华丹啤酒被华润集团从省一轻手中收购。之后华润集团又在吉林省内收购通化、农安啤酒厂,在辽宁收购了鞍山、沈阳雪花等啤酒厂。期间华润曾试图用华丹啤酒在沈阳市场冲击“黄牌啤酒”,结果战绩不佳。华润集团随即把收购的吉林、沈阳、鞍山等东北啤酒工厂与收购天津、河北的啤酒工厂进行整合,以沈阳的“雪花啤酒”为主打品牌,并在北京东直门建立了雪花啤酒总部,运营相关产品的产销。


新世纪之初,华润集团以“品牌战略优化”等理由,取消了华丹品牌。曾树立在江南的华丹酒标,以及市内随处可见的华丹啤酒广告,逐渐成为历史。以华丹冠名,诸如啤酒节之类的促销活动,也变为华润雪花扬名的舞台。除去那条被叫做华丹的街道,曾经在吉林市名噪一时的华丹啤酒几乎化作一段渺然的传说。


对于新近华丹啤酒的品牌复出,从坊间热议,以及啤酒成箱销售(不单瓶卖)、小超市经常断货等情况判断,可谓一次主打情怀牌、比较成功的营销活动。然而此一时彼一时,在华丹啤酒大行其道的当年,吉林市的城市经济地位尚属国内前列,豪饮华丹时,市民们对生活并不担忧,对未来仍无限看好。可20年后的今天,面对复杂的环境,又会有多少人仍能在喝酒前放言豪情尚在?

当啤酒品牌的“情怀热度”散去后,如何维系华丹啤酒的品牌魅力,让消费者持续消费,恐怕单单依靠重拾醇厚、清爽、芬芳等酿造啤酒的优异口感,是很难如意的……


图片取自《吉林市年鉴》

图片取自《吉林市年鉴》

图片取自《吉林市年鉴》

图片取自《吉林市年鉴》

图片取自《吉林市年鉴》

九十年代末江南岸边的啤酒酒标,李忠先生拍摄

网友喜洋洋收藏的华丹啤酒商标

网友喜洋洋收藏的华丹啤酒商标

网友喜洋洋收藏的华丹啤酒商标



本文为优雅的胡子原创作品,其他自媒体转载须经同意

特别鸣谢网友“喜洋洋”先生、李忠先生对本人撰写此文给予的支持和鼓励!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标签:

管理员
草根站长管理员

专注网站优化+网络营销,只做有思想的高价值网站,只提供有担当的营销服务!

上一篇:花园城市(「践行嘱托三年间 信阳答卷特刊」花园城市换新貌)
下一篇:撒哈拉威人(《哭泣的骆驼》:被诋毁的沙伊达背后,女性意识和人道主义的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