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火是各种造型纸灯的总称。什川的灯火从设计、造型、编扎、绘画都独具一格,以其数量繁多、造型美、绘画古朴、色彩淡雅而博得群众喜爱且远近闻名。
今年56岁的魏世发是“什川灯火”市级传承人,他祖辈几代都是木匠,从小看着父亲做花灯,耳濡目染,对花灯情有独钟。十八岁开始,就跟着父亲做花灯,这一做就是38年。这些年来,他本着对花灯的那一份热爱,无怨无悔,细心钻研,不断进行改良,将造型丰富、寓意美好的“什川灯火”展现在大家面前。
在魏世发家,前来参观和认领花灯的孩子们络绎不绝,院中一排排漂亮的花灯让人赏心悦目。制作花灯是非常有讲究的,当记者问到制作花灯的重点和流程时,魏世发拿起准备好的材料边做边说:“做花灯时,它的形状和骨架是最重要的,具体的搭配一定要合理,符合它所包含的寓意。比如说五谷丰登,里面就要扎上一些西瓜、桃子、玉米、稻谷等;年年有余,就要扎上莲花和鱼的装饰,更加生动形象”
苏义鸿是“什川灯火”县级传承人,他在制作花灯时,对花灯的工艺、材料进行了改良,同时还结合花灯寓意,绘画十二生肖、山水等图案,增加花灯的灵动性。
在谈及“什川灯火”的保护和传承时,苏义鸿说道:“现在做花灯的老艺人都很少了,年轻人也都不感兴趣,这门手艺面临失传,我感到很担心。希望能够加大对‘什川灯火’的保护和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年轻人认识和了解花灯,积极参与进来,我也会毫不保留地把制作方法、工艺教给大家,把我们的这个灯火很好的传承下去。”
近年来,皋兰县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先后成功申报了“太平鼓、兰州鼓子、天把式、铁芯子、什川灯火、皋兰剪纸、舞狮、皋兰曲子戏”等国家、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下一步,皋兰县将继续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工作力度,不断激发文化发展动力、打造特色非遗文化品牌、利用非遗资源拓展产业链条,为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皋兰贡献非遗力量。
编辑丨李金凤
责编丨彭正东
审核丨陈立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