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埠镇(携手同心,老区踏上新征程——江西省赣州军分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纪事)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1月14日,宁都县人武部职工为结对帮扶的石上镇城头村军烈属刘真保家贴对联、挂灯笼。付晶晶摄

“向县里申报乡村振兴示范村,修缮池煜华故居作为红色教育基地,投资扩建165千瓦光伏发电……”1月9日上午,江西省兴国县茶园乡教富村村委会会议室,县人武部官兵和村干部一道研究新年发展计划。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临近春节,赣州军分区机关和所属18个团级单位的领导和驻村工作队,陆续来到结对帮扶村,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走访慰问脱贫户,共商增收致富新渠道,与乡亲们一同勾画推进乡村振兴的路线图。

军烈属的新生活

“共产党真正好,什么事情都替我们想到了”

“共产党真正好,什么事情都替我们想到了!”1月11日,兴国县长冈乡长冈村,记者又听到这句熟悉的话。说话者名叫邹成材,红军家属刘长秀的过继子。

1933年,毛泽东到长冈乡调查时,询问乡亲们生活情况。刘长秀的回答“共产党真正好,什么事情都替我们想到了”,被毛泽东写进《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的文章。

“如今,双向四车道的柏油路修到村里,自来水通到每家每户,军分区开展产业帮扶,年轻人实现家门口就业,生活如芝麻开花节节高。就拿我们家来说吧,我有优抚金,村里还帮我开了家便利店增加收入,2022年我家人均收入148万户“两红”人员及烈士遗属遗孀住房改造,将37万元,村集体收入增长到42万元。

“‘兵支书’上任两年,村里桥通了、渠通了、路灯亮了,撂荒的良田种上了水稻……”在于都县葛坳乡桐溪村,86岁的烈属彭先棣向记者夸赞“兵支书”张李长。“看到‘兵支书’,心里就踏实。”这是石城县木兰乡杨坊村村民对“兵支书”王东兰的评价。王东兰带着党员民兵进行环境整治、发展山地鸡养殖,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在赣州市,许九连、张李长、王东兰这样的“兵支书”共有642名,在村“两委”任职的退役军人达2599名。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曾在军旅,兵心不改,我要一直战斗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许九连告诉记者,新年度他们计划继续扩大优质脐橙种植规模、发展生态家禽养殖产业、动员民兵参加人武部组织的电商直播培训,多管齐下,让乡亲们进一步增产增收。

帮扶村的新希望

“我们是红军传人,当然要接着好好干”

1月3日,兴国县民兵训练基地,开训拉练结束。刚刚在赣州市首届红色教育培训精品课程大赛中荣获“十佳红培讲师”的县委党校教育培训中心主任、民兵骨干范颖,通过网课与全市民兵红色文化讲解员分享讲解经验。军分区政委陈李忠告诉记者:“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赣州段)正在高质量建设中,红色旅游将成为沿途乡镇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我们把帮扶村建设融入红色旅游发展规划,不仅要帮建基础设施,也帮建人才队伍。”

1月11日,于都县人武部部长李章荣再次与县文广新旅局工作人员共同研究,遴选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新长征,再出发”于都县新长征文化创意设计公益赛事中的优秀作品,助力乡村振兴。李章荣说:“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我们借全国大赛命题,围绕‘军民同心、鱼水情深’主题,为于都本地的助农产品设计特色包装、打造特色文创,助力于都农业、旅游业发展。”

1月13日,于都县人武部组织退役军人、应征青年到国家优质粮食示范基地,听种粮大户黄俊杰介绍创业经验。黄俊杰从部队转业后,在县人武部和退役军人事务局协助下,发展2800亩富硒水稻种植田,带动6个乡镇、17个村、270户脱贫群众共同致富。“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乡村振兴大有天地、退役军人大有可为。新的一年,我们计划建一个现代化育秧工厂,为周边乡亲提供更优质的稻种……”黄俊杰的话点燃青年们心中的一团火。

陈李忠告诉记者,新年度军分区制定《做好参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实施方案》,持续推进19个定点帮扶村的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当年红军干革命打江山,不就是为了让父老乡亲过上好日子吗?我们是红军传人,当然要接着好好干。”1月14日,宁都县石上镇城头村居家养老中心工地,县人武部政委房国际正陪79岁的烈属刘池一起了解工程进度。这个占地面积1100平方米、可容纳100名老年人的居家养老中心基础部分已完工。刘池乐得合不拢嘴:“想都没想过,以后会搬到条件这么好的地方养老,我一定要老有所为,继续给孩子们讲好红军故事!”

来源:中国国防报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标签:

管理员
草根站长管理员

专注网站优化+网络营销,只做有思想的高价值网站,只提供有担当的营销服务!

上一篇:扎坝人(挂了30年的扎坝臭猪肉,花50万也买不到,只给贵客吃,真的能吃?)
下一篇:张秋镇(山东省一个镇,曾归三县管辖,并和苏杭齐名,为何现在却声名不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