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军港(大连军港码头在哪里)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世界五大军港之一的旅顺口

大连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别称滨城,旧名达里尼、青泥洼,位于辽东半岛南端,地处黄渤海之滨,背依中国东北腹地,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是中国东部沿海重要的经济、贸易、港口、工业、旅游城市。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优良的不冻港使得这座港口城市在19世纪末成为帝国主义侵略者觊觎的对象,作为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的主要战场,大连在近代史上曾遭受两次大的战争劫,沦为俄、日殖民地近半个世纪。这种特殊的经历给大连这座城市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而处在大连最南端的旅顺这种特征则尤为明显。

“军港的夜啊静悄悄,海浪把战舰轻轻地摇”,一首《军港之夜》,唱出了海军官兵的心声。循着战舰的航线,嗅着海风的腥咸,我来到以五大军港闻名于世的旅顺港,寻找“军港之夜”那诗一般的意境;追寻那千舰待发,铁甲闪耀的磅礴阵势。“一个旅顺口,半部近代史”,眼前的一切让我的思绪也瞬间回到百年前大连所遭遇的那段屈辱的苦难历史。

白玉山位于大连市旅顺口区城区中央,海拔165米,原名"西官山"。传说1881年李鸿章视察旅顺船坞时,曾很有雅兴地登上此山俯瞰旅顺全景,当从随员口中听说对面山叫黄金山的时候,随口说道:"既有黄金,当有白玉",白玉山由此得名 。登上白玉山顶,旅顺口军港及市区风光尽收眼底,是观赏旅顺城市全貌和旅顺军港的最佳地点。

驱车而上到达白玉山顶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炮弹形的高塔,这就是白玉山塔。始建于1907年的白玉塔是日军在日俄战争之后为炫耀武功,表记死亡将士而修建的“表忠塔”。1945年旅顺口解放后,改名为“白玉山塔”,该塔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主要罪证之一。

塔的西侧有两门古炮,此炮是沙俄占领旅顺期间修筑,这些古炮见证了100多年前发生在旅顺的日俄战争。日俄两国,为了争夺我国东北,在中国领土上进行了长达一年半的野蛮战争。这场战争不仅是对中国领土和主权的粗暴践踏,而且使中国东北人民在战争中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和人身伤亡。

站在白玉山顶,环顾四周,整个旅顺口尽收眼底。眼前的旅顺口中间一条港口门开向东南,东侧是雄伟的黄金山,西侧是老虎尾半岛,西南是巍峨的老铁山,周围环守旅顺港,天然形胜被誉为“天下奇观”。

通常所说的“旅顺口”是指宽近300米由两山对峙而成的出海口。这300米中只有一条91米的航道,每次只能通过一艘大型军舰,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在战略上是易守难攻的。旅顺军港近似一个封闭海湾,港口东西长4公里,南北宽2公里,整个海湾又分为东、西两港,右边那座弯曲的干滩很像老虎的尾巴。旅顺口做为世界名港与这老虎半岛的存在有密切的关系。以这条老虎尾半岛为界把整个海湾分为东西两部分,东港港口宽75米,水深,5.6-8.8米,码头四周是石砌岸壁,设有大型船坞;西港港口宽220米,港内水域广阔,不冻不淤,为浅水滩。港内隐蔽性和防风性良好,再加上老虎尾半岛的存在又形成一堵天然防波堤,使西港好似一个内湖。 旅顺军港的险要之处全存于航道两侧的山上,那里隐蔽着许多火力机关,交叉成网、互相支援,敌舰很难靠近,所以无论是甲午战争还是日俄战争,日军都没有从海上攻进旅顺。被军事家形容说:“旅顺一口,天然形胜,即有千军万马,断不能破”。

为加强旅顺口海上防务,从1880年至1890年10年间,清政府命北洋大臣李鸿章筹建北洋水师,经营旅顺港。在旅顺征民大扩航道,疏浚港湾、填海、筑炮台、建港池,使旅顺口成为当时世界闻名的军事要塞,并与珍珠港、横须贺军港、海森崴军港及朴次茅斯军港并成为世界五大军港。

旅顺口是北洋水师的一个重要根据地,李鸿章也为此而得意,他在验收旅顺船坞工程的奏折中写道,北洋海军从此“足以雄视一切,渤海门户,深固不摇。”然而这个被李鸿章吹嘘为“固若金汤”的旅顺港截至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被日寇侵占,清政府在旅顺只经营了16年,随后的几十年由日俄分别侵占,1955年4月15日,中苏举行旅顺军港交接仪式,从4月16日起旅顺军港的防务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掌管。

今天的白玉山顶,象征和平的白鸽自由自在地和游人嬉戏,站在山顶看着眼前的美丽景色,此情此景让我们加倍珍惜今日这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标签:

管理员
草根站长管理员

专注网站优化+网络营销,只做有思想的高价值网站,只提供有担当的营销服务!

上一篇:娄底到长沙(娄底到长沙高铁)
下一篇:牙山(牙山肿了怎么回事)